“谷圈”的票房可不兴比啊

怡璐说动漫 2024-06-23 19:12:19

前段时间泥潭网友发帖引起广泛热议,尤其“谷圈热不等于票房好”成为了大家争论的焦点。

《排球》作为一部粉丝向作品在谷圈确实有热度,首映日电影院人满为患,还有很多是穿COS服来看的。

就问你人多不多吧。多,确实多,但后劲不足也是个问题。首映仅过去一周座位全空了,观影人数断崖式下跌。

有网友评论:说到底还是谷圈集美们的消费能力不行,看看人家霓虹,票房杠杠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排球少年:垃圾厂的决战》截止5月底在日本的票房为106亿日元。《间谍过家家:代号白》是62亿,《机动战士高达SEED FREEDOM》46.4亿。

拳打阿妮亚脚踩高达,遥遥领先好吧。观影人次超过746万,位列日本影史第41位,《排球》在日本的票房鲨疯了。

看看那边再回头看看这边,怎么是两种画风啊。明明大家都是排球粉,为啥战斗力会差这么多捏。都怪谷圈的集美太抠门,是不是数据女工特有的【嗓门大钱包空】?

暴躁老哥说的在理,受众这么窄还想爆金币?看不见,我们大头宅男说看不见就是看不见。

什么是谷子,谷圈又是啥?

“谷子”一词来自英文单词GOODS的音译,日语グッズ。GOODS就是商品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周边。二次元谷子分为官方谷、同人谷、盗印谷等等。

谷子就是周边,通常只有10后小妹妹会这么叫。明明有中文的【周边】放着不用,偏偏要用音译词语,难道这样更高级吗?

她们使用这个叫法只是为了跟三次元追星族划清界限。追星族的推是真人,二次元的推是纸片人。男团妹才叫周边,咱们二次元要叫谷子。

在日本偶像宅和动画宅、漫画宅有着一套完整的鄙视链,他们互相看不起对方。

其中偶像宅又划分为正式偶像宅和地下偶像宅,他们之中也有鄙视链,正规军认为地下偶像太low,地下偶像支持者则认为正规军不懂努力的女孩有多美丽。

没想到国内也引进了这套体系,三次元追星族和二次元谷妹也把鄙视链建立起来了,好得很,好得很。

点进微博的“谷子超话”可以看到,里面全是贩卖二手周边的推文。闲鱼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谷圈更像是一个二手周边的交易市场。

谷圈是个什么样的群体不好形容,但看完下面这段“购买须知”多少可以让你领略到谷语言的独特魅力。

“小食量吃谷,稳定2,好看的至多5,大概吧唧2,橡胶2,纸片2……求亲妈,招(ALL>分食>诚信1)……”

这是什么?C语言还是Java?又或者是叶文洁和三体人沟通的专用术语?你看懂了吗?反正我没看懂,甚至小脑都快萎缩了。

非宅圈路人看了更是被这抽象文化吓得嗦不出话。味道太冲了,顶不住,真顶不住。

本人作为一个80后资深老宅,实在难以理解现在年轻人的语言,这就是年龄代沟吗老湿,不给力啊老湿。

不光是《排球少年》,运动番几乎都快被腐女占领了。从《free!男子游泳部》到《黑子的篮球》,从《强风吹拂》到《蓝色监狱》,都难以逃脱嗑CP的命运。

这类重度粉丝向的剧场版别说是吸引路人进电影院了,就连宅圈人士也很难拉进去。

括号内删除是吧。嗯,括号内确实删除了,比何润东有脑子,但不多,5毛还是拿不到。

票房不行会不会是宣发的问题?

女性向作品定点投放以女性为主的APP,没毛病。可这么窄的宣传渠道真的有2~3K万人民币的宣传费吗?

楼主想表达的应该是营销策略上的失误,如果付费主力是核心粉丝,那就不应该投入过多的费用在破圈上。

相较于以前引进的片子来说,路画影业在《排球》的宣发上其实已经大幅缩减了,他们心里也很清楚这种粉丝向剧场版不可能破圈。

路画影业以前引进的《海贼王:红发歌姬》《铃芽之旅》《灌篮高手》宣发量为什么这么大,因为他们知道大IP动画和新海成这三个字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不管投入多少宣传费都值得。

粉丝向作品有很高的观看门槛,无法吸引路人,在宣发费用上该省的就得省。这次是《排球少年》路画影业本身也没亏本,只不过是没有《间谍过家家》赚得多而已。

票房失利(X)赚得不够(√)

随着小妹妹买谷群体的壮大,各种谷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开了起来,仿佛就是为那些不方便网购的小学生、初中生量身定做的一样。

当然了,这些周边店无一例外都是盗版。

谷圈再热票房也不会高,这不是二刷三刷就能解决的事,毕竟圈内人数就这么多,想跟出圈类作品扳手腕是不可能的,能引进就不错了。

小众圈子嘛,自嗨就行了,做人呢开心最重要,你说是吧。

0 阅读:0

怡璐说动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