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的结拜兄弟,被尊为“武圣”。
他一生战功赫赫,曾在长坂坡一人当关,万夫不当;曾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仁义之举;曾在荆州水陆并进,威震华夏。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豪杰,却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一场战役中,遭到了惨烈的失败,败走麦城,被吕蒙所擒,最终被孙权斩首。
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关羽失荆州之战”。
关羽失荆州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次重大转折,它不仅改变了三国的格局,也改变了关羽的命运。
那么,关羽为什么会败走麦城,且最终被吕蒙杀害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失败呢?是他的骄傲自大,还是他的大意失荆州,又或者是他的不知变通,亦或是他的运气不佳?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关羽败走麦城的真正原因,揭示这场战役的内幕和影响。
请跟随笔者的步伐,一起探寻关羽失荆州之谜吧。
一、关羽的骄傲自大关羽是一个有着高傲自尊的人,他不愿意屈居于人下,也不愿意与人平起平坐。
他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的武将,没有人能与他相比,也没有人能阻挡他的进步。
他曾经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却不肯向曹操致谢,反而嘲讽曹操是“鼠辈”。
在荆州水陆并进,威震华夏,却不肯与孙权和睦相处,反而傲慢无礼,挑衅孙权是“小儿”;并且在襄阳围困了曹仁,却不肯与曹仁和解,反而自信满满,轻视曹仁是“老贼”。
关羽的骄傲自大,不仅让他失去了朋友和盟友,也让他失去了敌人的敬畏和忌惮。
他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只有不断的变化和适应,他的骄傲自大,已经给自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二、关羽的大意失荆州关羽在荆州水陆并进的时候,曾经一度占据了优势,让曹操和孙权都感到了压力和恐惧。
然而,就在他成功在手的时候,却因为一时的大意,让自己陷入了被动和困境。
关羽在围困曹仁的时候,为了增加攻势,抽调了荆州的大部分守军,只留下了少数兵力,来防备孙权的可能进攻。
他认为,孙权已经被他打怕了,不敢轻举妄动,而且还有陆逊这样的无名小卒来镇守荆州,更加不足为虑。
他没有想到,孙权和吕蒙早就看穿了他的虚实,暗中策划了一场偷袭,利用他的空虚,一举夺取了荆州的要地。
关羽的大意失荆州,不仅让他失去了后方的支持,也让他失去了前方的优势。
他不知道,战争是一场博弈,不仅要看自己的牌,也要看对手的牌,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忽略了整体的形势,他的大意失荆州,已经给自己断了后路。
四、关羽的运气不佳关羽在麦城被围的时候,虽然处境危急,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他还有一个最后的依靠,那就是他的兄长刘备。
他相信,只要刘备知道了他的困境,一定会派兵来救援,一定会给他一个生路。
然而,就在他最需要刘备的时候,刘备却没有及时得到他的求援信,也没有及时派兵来救援,而是在成都忙于处理政事,或者在白帝城忙于病榻。
这是因为,关羽的求援信被吕蒙的细作所拦截,刘备的救援兵被吕蒙的伏兵所阻挠。
关羽的运气不佳,不仅让他失去了兄长的支持,也让他失去了生存的希望。
他不知道,命运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它有时会给人带来好运,有时会给人带来厄运,不能只靠运气,而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他的运气不佳,已经给自己断了生机。
五、关羽的死不改悔关羽在麦城被围的最后一刻,还有一个机会,那就是投降孙权,保全自己的性命。
孙权曾经多次派人劝降关羽,表示愿意封他为荆州牧,让他继续统领荆州的军民,只要他肯归顺孙权,就可以免于一死。
然而,关羽却拒绝了孙权的好意,坚决不肯投降,甚至还骂孙权是“狗 贼”,咒骂孙权的家族。
关羽的死不改悔,不仅让他失去了一个转机,也让他失去了一个敌人的尊重和同情。
他不知道,投降并不一定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
他的死不改悔,已经给自己断了后悔的机会。
关羽败走麦城,且最终被吕蒙杀害,是三国时期的一场惨痛的悲剧。
它不仅结束了关羽的英雄生涯,也结束了刘备的霸业梦想。
关羽之所以会遭到这样的结局,不是因为他的武艺不精,也不是因为他的忠义不坚,而是因为他的骄傲自大、大意失荆州、不知变通、运气不佳、死不改悔等原因,导致了他的失败和死亡。
关羽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有勇气和才能,也要有谦虚和谨慎,不仅要有原则和信念,也要有变通和适应,不仅要有运气和机遇,也要有努力和智慧,不仅要有坚持和拒绝,也要有妥协和投降。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关羽的覆辙,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用户10xxx25
吕蒙托梦告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