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蕴化看陶寺:光被四表协和万邦——写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之际

新黄河 2024-11-13 21:41:27

陶寺遗址博物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占地面积74.4亩,建筑面积9998平方米,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展示节点。

陶寺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四大早期都邑性遗址之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支点,是早期中国的代表性遗址。陶寺遗址博物馆外观设计呈现“中”字形态。展陈设计以代表自然与文明之“光”为核心理念,展现陶寺先民经天纬地的时空经略,筑城建宫、敬授民时、以礼治国的都城图景。

馆内主展览由三个主体展厅构成,通过文物展陈、场景复原及重要历史节点科技再现的多样方式,将陶寺遗址的考古成果进行充分、有效的转化,全面展示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充分解读陶寺文化“光被四表 协和万邦”的精神品质,深入阐释陶寺遗址展露出的一个早期国家都城的盛大气象,及其之于“中华文明探源”、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具有的重要意义。

陶寺遗址博物馆。

彩绘蟠龙纹陶盘。

彩绘蟠龙纹陶盘,是陶寺遗址出土的核心文物之一,纹饰均是蟠龙,盘曲如蛇;身体上见有鳞状斑纹,似鳄;有的头部两侧方形似耳,又非蛇;长颌,有的带锯齿状牙齿;口衔枝状物,十分罕见。

圭表。

陶寺出土的圭尺和立表,是目前考古发现世界最早的圭表仪器实物。其原理是利用八尺高的立杆(也就是表),在正午时分观察表影的投射,并利用尺(也就是圭尺)上的影长,来判断节令、地中,并进行相应的大地距离测量。

文尧陶扁壶。

扁壶为泥质灰陶,器表饰细条竖蓝纹,朱书文字位于扁壶鼓两面,有笔锋,似为毛笔类工具所书。扁壶残片的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字,其中一个字符为“文”字,学界较认可其与商代甲骨文和金文的“文”字一脉相承;另一个字符则被释读为“邑”“昜”或“尧”字。

鼍鼓、铜铃、骨质口簧。

陶寺遗址出土的29件乐器,包括鼍鼓、土鼓、特磬、陶铃、铜铃、骨质口簧等。鼍鼓,是用鳄鱼皮蒙的鼓,只出现在王级大墓里。铜铃,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属乐器。骨质口簧,即口弦琴,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直到今天,羌族、蒙古族、彝族、鄂伦春族还在使用。

陶寺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厅序厅。

陶寺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厅“尧”字墙的现代黑体字。

陶寺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厅“尧”字墙的文尧陶扁壶上的字。

陶寺遗址博物馆一层大厅。

为了一个博物馆,可以奔赴一座城。陶寺遗址博物馆就是这样一处所在。11月12日,这座位于临汾市襄汾县的博物馆建成开放。4300年前的故事,由230件(套)珍贵文物向您娓娓道来。

一眼千年 在这里阅读文明之源

让我们把历史的时针拨回到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前。此时,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正进入新的重要阶段。以陶寺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迅速崛起、走向一体……铜器、玉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蟠龙纹饰的彩绘陶盘等,来源十分广泛,元素汇聚四方……

时光荏苒,素月流空。1958年陶寺遗址被发现,1978年被正式发掘,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陶寺文化”的命名地,陶寺遗址出土大量珍贵文物,陆续考古发现了城墙、大型建筑基址、祭祀遗迹、手工业作坊区和墓葬区等;还有部分学者推测可能与天文观测、计时等有关的遗迹和遗物……这反映出,距今4000多年前后以陶寺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在引领中华文明发展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方关注支持下,国家文物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和临汾市党委政府持续发力,考古研究和遗址保护利用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成为一个重要节点。“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建成与开放,是中国考古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史上的大事,更是新时代以来中华文明历史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大遗址保护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缩影,具有里程碑意义。”11月6日,北京,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如是说。

且听风吟

让文物诉述沧海桑田穿越时光的河沐浴盛世光辉

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建成,让这里成为梦开始的地方。多璜联璧、彩绘蟠龙纹陶盘、铜蟾蜍片饰、绿松石镶嵌腕饰、彩绘漆木器、骨质口簧……230件(套)珍贵文物,在这里集中亮相,结合光影、数字化等技术,全景式展示陶寺遗址在城址规划营建、手工业制造、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并为观者提供探索性思考空间。

60年一甲子,风雨兼程。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工作者,幕天席地,青灯黄卷,殚精竭虑,持续工作,尤其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以来,更是取得许多突破性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在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中做出了“陶寺”贡献。

其中,考古工作者在陶寺内城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内城1号建筑基址面积达6500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单体夯土建筑基础之一,内城被判断为类似后世都城中“宫城”性质。在内外城之间有多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随葬大量文物,且出现鼍鼓、土鼓、石磬等固定组合、固定数量、固定位置的现象,反映“礼乐制度”很可能初步形成;许多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说明当时不同群体之间社会地位差异显著,阶级分化严重。这些发现生动表明,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进入新的重要阶段,陶寺早、中期聚落已经初步具备早期国家特征。

这些最新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都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得以呈现。在这座气势恢宏、“中”气十足的建筑之内,一条金色光带,以“文明”之名贯穿始终,导引观者穿越“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立体、全面阐释着“光被四表 协和万邦”的陶寺文化,及其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熔古铸今用自信传承伟大文明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

陶寺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遗址,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蕴含着文化自信的中国密码,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程的重要支点。

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提升了陶寺遗址价值展示阐释水平。馆舍建筑依托历史冲沟地理环境,遵循低碳绿色原则,巧妙融入考古遗址与当地乡村环境,未来将承担遗址文物展陈、考古研学科普、文创研发、临时展览引进、遗址公园管理等功能;与正在建设中的考古研究用房、游客服务大厅等,共同为陶寺“大考古”和文物的保存、研究、展示提供高标准设施场所,为游客参观游览、当地村民休闲游憩提供现代化的公共文化空间。

承载历史,凝结记忆。博物馆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如何让“藏在深闺”的文物走出库房,焕发生机,陶寺遗址博物馆时不我待。

据悉,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以后,将持续改进展陈内容,依托正在持续开展的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不断充实展品和成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站、陶寺遗址现场展示、考古研学中心等形成功能互补。同时联动临汾乃至山西的优质文旅资源,引流旅客,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创新提供生态化、体验式、研学型的产品服务,提供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中国方案。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期望,万众翘首的彩绘蟠龙纹陶盘、从未公开展示的圭尺、山西史前时期第一件牙璋……能让您眼前一亮;4000多年前陶寺先民筑城建宫、敬授民时、阡陌交通、以礼治国、协和万邦的早期国家基本面貌……能让您源源不断汲取精神力量。

方寸之间,一览千年。

今天,我们对望陶寺。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请从这里开始。

来源:山西日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