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的关键!“穷养志,富养德”,4句老话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食味雅雅趣 2025-03-16 20:16:41

为人父母,谁不期望自家孩子能茁壮成长,未来有所建树?但在育儿这条路上,满心的期许常被现实的无奈搅得七上八下。如今社会,诱惑五花八门,孩子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眼中满是渴望。做家长的,满足孩子要求吧,担心宠出个任性妄为的小霸王;拒绝吧,又不忍看着孩子失落难过。到底怎样养育孩子,才能让他们既有凌云壮志,又具备高尚品德呢?其实,老祖宗留下的 4 句老话,正藏着开启这道育儿难题的钥匙。

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中的这句话,深刻道出了苦难对于成长的重要意义。如今的孩子,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时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优渥条件,却也因此与苦难渐行渐远。就像温室里精心呵护的花朵,看似娇艳欲滴,实则无比脆弱,稍有风雨便可能凋零。

我有位朋友,对孩子宠爱有加,从小到大,孩子的一切需求都被无条件满足。到了上大学住校时,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衣服不会洗,床铺不会整理。和同学相处时,稍有不如意,便觉得委屈万分,哭着要回家。这便是长期被过度保护、未经历任何困苦的结果,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的小小挑战时,显得如此无助和不堪一击。

作家茨威格说过:“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未品尝过苦难的滋味,那么日后当真正的挫折降临,他们又如何能鼓起勇气去应对?只有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经历一些艰难困苦,磨炼他们的意志,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坚定地迈出前行的步伐,成为生活的强者。

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写道:“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众多美好品德的基础,而奢侈,则是万恶之源。在当下,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普遍改善,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的物质需求时,往往缺乏节制。孩子想要名牌衣物,毫不犹豫地购买;想要高档玩具,立刻满足。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养成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

我认识一个家庭,曾经凭借生意上的成功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孩子从小过着奢华的生活,对金钱没有任何概念,花钱如流水。然而,商场风云变幻,后来家庭生意失败,经济状况一落千丈。但孩子早已习惯了大手大脚的消费方式,无法接受生活的巨大落差,不仅与父母频繁争吵,还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迷茫之中。

正如《小狗钱钱》中提到:“金钱有一些秘密和规律,要想了解这些秘密和规律,前提条件是,你自己必须真的有这个愿望。” 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培养他们节俭的习惯。只有这样,当生活发生变故时,孩子才能从容应对,不至于在物质的落差中迷失自我。

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弟子规》中教导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品德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常常因为错误看似微不足道,便选择忽视或纵容。比如孩子在超市未经允许拿了一块糖,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年纪小,只是一时好奇,并未加以严肃教育。但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同水滴石穿一般,逐渐影响着孩子的品德观念。

倘若孩子从小就认为这些小错误无关紧要,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能会逐渐失去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进而做出更为严重的错事。反之,如果家长能从小引导孩子积极践行每一个小小的善举,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困难等,这些点滴的善行汇聚起来,便能塑造孩子善良、有爱心的美好品德。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善良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让孩子在日常的微小行动中,将善良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们自然会成长为品德高尚的人。

四、“言传身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家长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语,都会在这张白纸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

我曾目睹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家长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手将垃圾扔在地上,却在孩子在学校违反纪律时,严厉地批评孩子。孩子满脸委屈地反驳:“你自己不也这样吗?”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家庭教育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以身作则。

正如《正面管教》中所强调的:“孩子们更愿意听从行动,而不是言语。”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有礼貌、有教养,那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时刻注意言行,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诚实守信,那么自己就绝不能撒谎、食言。只有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影响,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老祖宗留下的这 4 句老话,历经岁月的沉淀,蕴含着无穷的育儿智慧。“穷养志,富养德”,让孩子在适度的苦难中磨砺意志,在品德的滋养中茁壮成长。作为家长,我们应当珍视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其融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之中。从现在开始,转变教育观念,用这 4 句老话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长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