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孙雯
南宋皇城什么样?
作家姜青青在《天开图画在皇城》中,以诸多生动的细节入手,架构起一座座独具站位、最佳视角的“观景台”,从而勾勒出这座皇城的风貌。
11月12日下午,《品宋》系列图书在南宋书房举行发布会,《天开图画在皇城》作为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向读者打开了宋的品味。
姜青青一直是宋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他曾出版过《遇见宋版书》《龙飞凤舞到钱塘——南宋皇城寻踪》《从都城走向天城》《山水之间帝王家》等好书。《天开图画在皇城》是他经过多年研究打磨的一本以南宋皇城为主题的图书,这一品揭开的是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南宋皇城的秘密。姜青青用文学的、通俗的笔法将南宋皇城选址的故事、宫殿的建造、宫墙内的秘闻、宫苑草木等一一勾勒,从南宋皇城的兴衰中书写了宋人文化和宋人精神。
发布会现场,姜青青说,南宋皇城在历史上是个“极品”,是当时造极于世的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最顶级作品。然而,南宋皇城并未给我们留下一张建筑图纸,文献记载也极为稀缺,这样的题材如何去发现,如何去写,又如何从当代通俗的、可视的角度去品读和品味?是他写这本书时的一种新思考。
《天开图画在皇城》梳理了各种细节,其中,有真人真事的历史细节。姜青青以第三章《汴京临安两宫城,谁大谁小》为例“南宋宁宗时的江湖派诗人刘过,在‘熟人’殿前都指挥使郭杲的带领下上了宫中御苑凤凰山,他明着观景览胜、寻花问草,暗中却在岩壁树林间搜寻皇城的一边一角,写下了‘十分云气近蓬莱’的诗句,把大内景象比作蓬莱仙境,由此带出南宋皇城的营造特点,及其对汉唐以来宫城‘一池三山’营造格局的承续和蜕变。”
还有亭台楼观的建筑细节,姜青青在第六章《后宫:帝后嫔妃生活的“秘境”》中,通过陆游好友王仲信为高宗生母韦太后的慈宁殿创作了《慈宁殿赋》,通过对其华彩靓丽、韵律铿锵的描述作精准而通俗的解析,极为细腻地展露了这座皇太后“豪宅”的远远近近、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并将其与宫中一般嫔妃的“蚁聚”之舍形成鲜明对照。
皇城中少不了一花一石的园林细节,姜青青在第八章《宫苑草木志:在水一方“梅花碑”》中,通过品味宁宗杨皇后(小名桂枝)题跋的一系列名画的艺术构思、创作手法和诗画内涵,以这位爱花“女神”的视角,还原大内后苑应有的园艺特色、琪花瑶草,给人留下一片繁花似锦的意韵。
姜青青说,《天开图画在皇城》把当时能够出入宫廷的画师作品作为重点突破口,从他们画上的“半边”“一角”找出宫殿楼台的雕梁画栋和庭园的花石草木,形成直观形象的皇城“拼图”,从而我们得以从多方面、多维度、多角度品鉴当年皇城的真实样貌。
利用宋画图解、品读南宋皇城,在学术界甚为少见,这也是姜青青具有学术意义的尝试。
这次发布会由上城区清波街道办事处,上城区社区学院清波分院,浙江大春传媒有限公司主办,杭州紫金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南宋书房承办。
作为本次活动的发起方与承办方代表,南宋书房主理人赵群伟表示:宋代的出版业十分繁荣,作为出版工作者来说,出版一系列关于宋韵文化的通俗读本,是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的具体实践。而品宋系列”图书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策划出品的。本系列图书致力于长期出版高质量两宋人文通识读物,旨在将两宋优秀文化加以概括提炼,以较为通俗的表达,将史料与可读性结合,满足读者对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双重追求。其内容将涵盖宋代文化、教育、艺术、文学、社会、生活、市井、皇权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多角度阐述宋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这对于优秀宋韵文化在当代焕发生机与活力,走进千家万户,有着非常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发布会现场还集结了强有力的“品宋”作者团队全阵容代表:包括徐吉军、陈华胜、姜青青、周膺、邓禾颖、陈谊、陈健、张立峰、钮因莉、方琦、王伟老师等。他们有着十分专业的学养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已经为大众读者提供了多种方向、独具代表的宋代科普性读物。他们依次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品宋”项目的意义,并对系列图书的出版,共同为宋韵文化的传承推广添砖加瓦表示期待。
此外,本次新书发布活动正值2023年上城区全民终身学习周来临之际,南宋书房作为上城区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为线下200多市民带去了一场高质量的读书体验活动,也为上城区营造“全域乐学”新风尚,推进“尚学共富”新生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