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一个大伯去世了,活了86岁,也算是寿终正寝,喜丧了。本以为,子女会为他请
我们老家一个大伯去世了,活了86岁,也算是寿终正寝,喜丧了。本以为,子女会为他请两班响器(唢呐歌舞),结果丧事举办得静悄悄,连帮忙的人都没找多少。
农村老家的规矩是“白事不请自到,喜事不请不到”,一般谁家有丧事,大家都会主动去帮帮忙。但是这个大伯家的子女主动跟大家说:“用不了那么多人,在家的来几个就行,不在老家的就别往回跑了 ”
原来,大伯去世前交代了,丧事一切从简。
去世当天晚上,寿衣穿好,子女们第二天就想让他们爸爸入土为安,结果被族里的长辈制止了:“再一切从简,也得等第三天入土啊。”
于是,大伯就在家停放到第三天,这三天子女全程没有哭声,院里院外也没有放鞭炮声,没有设灵堂,没有请亲友,没有办酒席,更没有收礼,就是大伯的子女孙辈,还有族里至亲在场。
其实,有很多人知道消息,都想送他最后一程,但是知道他生前的意愿,就没有来,不过都给他们子女,还有我大娘打电话致哀了。
原本,我以为大伯的子女这么简单处理父亲的后事,会被村里人戳脊梁骨,说不孝顺,结果大家好像都看得很开。
甚至,有几个上了年纪的人还说:“以后丧事就这么办就行,不浪费子女的钱。”
城里人这样低调处理丧事的越来越多了,我们农村还很少见。毕竟城里人孩子少,家庭成员少,丧事从简,对子女来说确实省了很多麻烦事,挺好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