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如何高质量发展?这场专家齐聚的研讨会给出答案

钱江晚报 2023-11-15 19:38:30

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杨之颖记者滕一韬

11月14日下午,由中国湿地保护协会、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主办,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承办的“西溪湿地综保工程二十周年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源地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协会、地方部门、高校院所等各领域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围绕西溪湿地保护事业的成功经验、改进方面、示范作用等议题进行座谈交流,为更好推进西溪湿地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支招献策。

研讨会现场。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持续发展理念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的总体趋势下,全球自然保护理念已经发生了革命性改变,现已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北京林业大学原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教授指出,“西溪模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未来,西溪湿地除了推动全国湿地保护事业发展外,更要致力于打造全球国际重要湿地管理典范,维持西溪湿地生态特征、打造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和高品位生态文化产品。

“西溪湿地的成功既归功于其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的天然基础,更关键的是国家和地方层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以及基层一线执行团队的热血与付出。”中国林科院原湿地所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邓侃指出,西溪湿地在保护利用方面积累了诸多代表性成果,既需要借助主流媒体打造权威影响力,更要借助活泼多样的自媒体平台,激发社会民众的参与积极性,扩大西溪湿地的社会影响力。

深入挖掘西溪湿地文化特色与独特韵味

“西溪湿地已是各地游客乃至全国人民群众心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标志性城市湿地。”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社长李中文表示,西溪湿地在过去开展了系列代表性活动,但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当地人文风情结合方面还有待深入挖掘。他表示,要加强西溪湿地的自我造血功能,挖掘西溪文化特色和独特韵味,为城市居民提供共享空间,不局限于湿地范围内的保护利用,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从宣传的角度来看,还可以进一步深挖西溪湿地的人文底蕴,体现其文化多元性”。新华社浙江分社副总编方益波谈到,要进行系统性的统筹谋划,兼顾专业性和群众性、科研和科普,用好湿地数据化监测管理资源,加强社会公众对西溪湿地的体验和认知。

“西溪湿地可以说是中国湿地概念的启蒙地,也刷新了社会公众对湿地的概念理解。”复旦规划院生态分院自然教育战略中心主任雍怡表示,未来西溪湿地可考虑将自然教育作为一个生态旅游的核心价值,打造全域化覆盖的互动体验式的园区环境,开发具有西溪文化特色的深度体验项目。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李健指出,要重视生态保护协同、研究治理和管理、生态多样性保护的纵深发展,培养独具特色的西溪品牌。

不断拓展西溪湿地保护事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综保工程二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常务理事赵海彤指出,西溪湿地实现了生态保护、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高度融合相互促进,西溪湿地的管理体制和政策设计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导田昆同样表示,西溪湿地切实践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全国湿地保护和利用的榜样,未来也有望成为国际湿地保护交流的重要平台。

“西溪湿地保护事业的关键,即是抓住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机遇,找对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采取了科学有利的规划管理措施,形成了科技和管理层面的科学机制。”中国湿地保护协会专家赵岳平指出,西溪湿地是转变传统旅游模式和自然教育模式的良好载体,将进一步扩大西溪湿地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效合一”。

“西溪湿地在生态建设、文化挖掘、数字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力推动了中国湿地保护事业发展。”温州大学研究员、国家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肖德荣表示,要着力建设与西溪湿地相契合的科学创新研究平台,打造湿地科创高地、科技人才汇集地、世界科技成果产出地。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吴明同样指出,要扎实做好科研建设工作,并将科研建设成果落实到实际的保护管理中去。

“西溪湿地保护事业要紧密结合新时代发展趋势”。原国家林草局湿地司一级巡视员,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程良强调,一要树立目标,明确西溪实施在全国湿地保护和社会发展中的定位;二要积极探索,在不断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三要提升能力,通过湿地保护为所在区域实现绿色转型提供动力;四要做好理论研究,以加强湿地保护研究。

0 阅读:5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