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6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鹤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11月14日,第五届中国动物标本大赛暨参赛作品展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开展。为配合本次展览,国家动物博物馆还将陆续举办系列科普活动,包括昆虫工作坊、博物馆奇妙夜和标本知识相关科普讲座。展览持续至2024年2月25日。
动物标本是动物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多样性及濒危物种保护等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动物标本在科学研究、教育、观赏,以及科学传播、科学普及领域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动物标本大赛比的是什么?种类繁多的动物标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哪些参展标本让人眼前一亮?
比形象还是比创意?动物标本大赛“怎么比”?
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主管王传齐介绍,第五届中国动物标本大赛向全社会进行参赛标本的招募,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型标本制作公司、高校学生和老师以及社会标本爱好者,共提供了364件(组)参赛作品。
本次大赛分为大型兽类、中小型兽类、大型鸟类、中小型鸟类、鱼类及两栖爬行类、骨骼、塑化、雕塑及仿真、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创意化石及其他组共10个组别。来自标本制作、生物形态等各行业领域的专家评委,将根据每一类标本特点进行细致评判。以兽类标本为例,分为头部、脊柱、四肢、稳定与支撑、视觉效果与着色、科学性等几大标准,每个标准又有具体的细分项。
随着近年来国人对自然和生态保护的理解提高,参赛作品也都体现了很高的质量。比如小型鸟类组的一等奖,借助亚克力或树脂材料,生动还原了翠鸟捕鱼出水瞬间的水珠状态,翠鸟本身的神态、羽毛和骨骼结构等也还原得十分精准。
剥皮填充?动物标本制作没那么简单
王传齐介绍,制作动物标本并不容易,“除了要美观,还需要对动物整体有更多了解。一个好的标本,一定是经过大量时间研究和琢磨出来的。”动物姿势、关节和毛发的走向、身体比例甚至生活环境都需要作者细致思考。
鱼类、爬行类、两栖类、无脊椎类动物的标本制作难度系数相对较大。鱼类标本传统上以浸制为主,即将鱼置于酒精或福尔马林当中。随着标本技艺的提升,也可以将鱼皮扒下做成剥制标本,但其中涉及鱼变干后掉鳞、褪色等问题,因此,标本师会在完成标本后上色并整理鱼鳍,十分考验手法。再比如骨骼标本,制成标本后失去了肌肉和筋腱等原始的支撑,需要标本师用胶水或铁丝进行固定,还需要对骨骼进行脱脂和漂白处理。
一些鸟类和兽类的标本,通常将皮剥下后用防腐剂进行处理,在保证大体结构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像穿衣服一样把皮穿在假体上再进行缝合,还要尽可能隐藏缝合线。此外,动物的姿势要看起来自然和谐,体现科学性和严谨性。
一些动物标本可能涉及保护动物,王传齐表示,一方面,要明确标本来源,可以去林业局办理相关标识和证件,保证作品的合法性。另一方面,除了使用正常死亡的动物个体,一些珍稀动物也可以制作仿真标本,这样可以避免对保护动物的大量使用,也避免了灰色产业的产生。
标本制作不易,且看且珍惜
王传齐介绍,动物标本在科普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书本和电视中看动物,虽然能看到动物形态,但实际大小无法切身感受;在动物园中,不能近距离观察动物,也不容易看到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标准行为。而博物馆的动物标本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每一个动物标本都根据实际大小制作,形态也趋近于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动作。参观者可以近距离观察标本,每一根毛、每一个眼神或表情都能看到。“这是一个更为立体的感受。”王传齐说。
标本要想长期保存,不仅需要防腐防虫,尤其要防专吃毛皮的皮蠹;还需要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过于干燥标本会裂开,过于潮湿标本则可能吸水发霉。此外,一些大型标本无法置于展柜中,保存起来更为不易。所以,参观时应当严格遵守博物馆相关规定,禁止触摸标本,也不要在展厅中食用气味较大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