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弟子、楚辞大家汤炳正(1910-1998)生前编定的文集《渊研楼文录》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分为“屈学答问(75题)”“序跋荟存(36篇)”和“书信拾遗(105通)”三部分,32万余字。该书由汤序波重校整理。《渊研楼文录》也是章太炎研究中心主编的章学研究“菿汉丛书”之一。
《渊研楼文录》,汤炳正著,汤序波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11。
汤炳正,章太炎晚年弟子,1936年毕业于章太炎主讲的“章氏国学讲习会”研究班。曾任贵州大学教授,后兼任贵阳师范学院教授。历任四川师范学院(南充、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长于声韵学、文字学、《楚辞》学。著有《屈赋新探》《楚辞类稿》《广韵订补》等,是中国著名的楚辞研究大家。
1936年6月章太炎去世后的大殓仪式上,汤炳正作为弟子代表介绍乃师的生平和讲学情况。而章太炎生前赞誉汤炳正为“承继绝学唯一有望之人”。
1997年的汤炳正先生(选自《渊研楼文录》,沈建中摄)
1936年6月17日《大公报》关于章太炎去世的报道,当时汤炳正作为弟子代表介绍乃师讲学情况。
编定《渊研楼文录》后,汤炳正曾在1996年2月“时年八十有七,执教六十周年”之际,作自序叙说文集原委:“一生潜心于典籍者垂七十载,侧身于学林者且六十年。其间得失互见,冷暖自知,甘苦之言有不胜缕述者。而所有这些,又往往不可能见诸学术专著,反而时时流露于师生问答、零散序跋、朋辈信函之中。如果说这个集子还有些存在的价值,也许就在于这一点吧!”
文集2004年首次刊印时被改为《渊研楼屈学存稿》,显然这个书名难以涵盖全书内容,且多手民之误。故重版之际恢复汤炳正所订原名,并经学者汤序波精心重校,包括复核了书中所有的文献。《存稿》先后出过两版,重印两次。学者傅杰2007年曾写书评称汤炳正此书“内容之丰富,足为《屈赋新探》《楚辞类稿》的补充”。
从《渊研楼文录》的内容看,楚辞研究占据了主体,“屈学答问”部分卓见迭出,但其价值又远不止于楚辞研究。仅从“书信拾遗”103通来看,信中所蕴含的学术睿见,足为后学津梁,友朋交往间的无隐直言,具见前辈学者风范。通信对象包括汤国梨、姚奠中、章念驰等章太炎家人与弟子,也有姜亮夫、饶宗颐、王仲荦、王利器、稻畑耕一郎、竹治贞夫、苏雪林、褚斌杰等中外著名学者。对于研究章太炎学术传承和当代学人交往,都不失为宝贵的资料。
汤炳正的书法。
汤炳正在自序中关于“序跋荟存”部分的一段话,可以窥见老一辈学人耿介而不失涵容的心态。他写道——为古书写序,可以任意发挥,瑕瑜并陈。而为今人写序,则不得不“成人之美”,始不负作者的雅望。后来我才发现了个折中办法,即书稿中如有不当之处,我虽不见诸序文,而必附见于信函,提供作者做修改时的参考。集子里所收的《序跋荟存》,有不少这样的文字。当然,其中本无疵累可指的书,还是有的。有人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序”,我却无此癖好。更多的是“有求不应”,得罪了人。故我在这方面所留下的“业绩”,也不过是这集子里所收的数十篇耳。
新版《渊研楼文录》整理者汤序波,是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他也是汤炳正先生的哲孙,著有《汤炳正评传》《汤炳正先生编年事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