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往事

于辛不忍呀 2024-12-24 13:06:40

斯文·赫定

中亚历史----西域历史----新疆历史成为近代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争相掠取的目标地区。沙俄下手最快最狠,得力于与中国,当时的大清国相邻,是中国的北方邻国,抢得先机是近水楼台。后来的苏俄挑动外蒙独立。

若不是左宗棠的以命相拼----抬棺收复新疆,哪会还有现在的中国新疆呢?一些个历史人物真的具有历史人物眼光视角和头脑,让他们彪炳史册使。他们即使再无作为,也无愧于自己。

发现楼兰古城的瑞典探险家是斯文·赫定。让新疆这片荒凉的大地热起来的,是这个外国人。紧随其后的斯坦因等等探险家冒险家接踵而至。

斯文·赫定是瑞典著名的探险家、地理学家、摄影家和旅行作家。他在1890年进入中国新疆,1891年离开中国返回瑞典。1893年,他再次前往亚洲,并于1895年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场大风,老天爷把生死、把幸运一起给了斯文·赫定,他是苦难的,更是幸运的,他接住了,最终发现了楼兰古城。发现纯属偶然:1900年,斯文赫定一行在寻觅水源的途中遭遇风暴,狂风卷起流沙后,出现了土楼及散落的钱币和雕像,就此揭开这座被深埋沙漠中长达1500多年的古城面纱。

斯文·赫定的探险生涯始于他对探险的热爱和对亚洲未知区域的探索欲望。他在中亚及中国进行了多次探险考察,发现了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象泉河的发源地;罗布泊及塔里木盆地沙漠中的楼兰古城遗迹和墓穴。

斯文·赫定的探险活动不仅对地理学有重要贡献,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对中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新疆的了解。他的发现使得楼兰古城等遗迹名震世界,自己也成为近代探险史上的重要人物。

这个人毁誉参半。他也帮助中国的学界,系统地建立了中国的野外考古学。这在他的《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中有很详细的记述。他是文化强盗,把中国的楼兰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偷运到欧洲,震惊世界。看到这本书是2001年,是在图书馆,几乎没有人摸过。书写的很有趣,其中新疆都督杨增信被杀,他正在乌鲁木齐去见杨增新。杨增信也是个有做为的大清朝官员,一直到民国。国民政府顾不上新疆,但任命了杨增新为新疆军政首脑。

保住阿勒泰的大清朝新疆都督杨增新

数十年后,早已改朝换代,大清龙旗易帜;晴天白日满地红也换了式样。

新社会新气象,当又一批涌入新疆的人们,不论为了理想还是为了生活,散落于新疆的各地,多数人哪里知道,苍茫天山的南北两侧的茫茫荒原,百年前,有多少铁蹄踏过,又有多少人的鲜血洒落脚下的这片荒漠。这些卫国者用鲜血已如尘埃一样变成尘灰不知飘向何方。

各地口音者渐渐从恓惶的落寞中回过神来,打量这片黄土,才发现,只要有水,这片土地很奇特,种什么长什么。也有了得空的闲余,从故纸堆里查访藏在历史尘埃中的一楼楼岁月往事。

新疆往事很独特,别的地方没有。只属于这片热土,别无分号,还是专属的。

距离那个时代相近的,就是斯文·赫定揭开的,湮灭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楼兰古城。历史学家查找各类历史资料,不知道楼兰古城去了哪里。那是被沙子埋了,不知所踪。没有被沙漠覆盖,轮台古城,唐轮台古城在哪里?是乌鲁木齐乌拉泊古城吗?有人猜测,是昌吉古城、乌拉泊古城、奇台唐朝墩古城、吉木萨尔北庭都护府古城、米泉下沙河古城?有的规模不足不够,有的方位就明显就不是。

放羊巡边

就是这么个有名有姓有地理方位,《旧唐书.地理志.陇右道》载:“贞观十四年,侯君集讨高昌(今吐鲁番市高昌区),西突厥屯兵于浮屠城,与高昌相呼应……金满,前汉乌孙旧地……后汉车师后王庭。轮台,取汉轮台为名”。《新唐书·地理志》载“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又有冯洛守捉,又八十里有耶勒城守捉,又八十里有俱六城守捉,又百里至轮台县,又百五十里有张堡城守捉。

岑参写过一首《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诗,“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诗中所写轮台,有人又认为指的是北庭都护府属县,今乌鲁木齐米泉东山区一带(包含阜康)。走马川即指当时轮台县西北的玛纳斯河流域的平川。这首诗描写边境遭到敌军入侵时,安西北庭节度使加御史大夫的大将军封常清,率兵出师抗敌。

又一说,唐代轮台屯田,指的是乌鲁木齐南郊的乌拉泊古城。此地为天山南北交通之咽喉要地。公元640年唐所设轮台县即为此地。当时迁移的西州到庭州耕种的汉族农民,部分农民来到轮台,在乌鲁木齐河西岸垦荒种田。唐政府在轮台县设静塞军,有兵1000余人。唐政府规定,“镇戍地可耕者,人给十亩以供粮”。静塞军共屯田一万余亩,《新唐书.吐蕃传下》记载:“中国无斥侯警者几四十年。轮台、伊吾屯田,禾菽弥望”。并盛赞道:“开元盛时,税西域商胡以供四镇,出北道者纳赋轮台”。

新疆兵团垦荒建设

后来,有历史地理学者根据地形地貌、天候气候考据,只有在乌拉泊古城周围,才可能出现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诗中所描绘的“九月轮台风怒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自然景象。也有人认为唐轮台在今米泉东山区附近。这是辽国耶律楚才记述的,在这里,长春真人丘处机才能“南望阴山”,看到“三峰依天”的壮观景象。此处的“阴山”即指天山,“三峰”即指博格达峰。

总起来说,唐轮台之辨已经不是十分重要了,重要的是历史上两个轮台对保境安民、戍边守土、民族融合的贡献。汉轮台位于南疆,是现在的轮台县没有争议。唐轮台在乌鲁木齐到吉木萨尔一代,包括昌吉。从典籍与诗文看,大体可分三种情况:其一,两汉时期的轮台,即指今巴州轮台县一带,都是实指且有各类出土的文物等为实证。

其二,隋唐时期,有实有虚。实的部分即是唐代所置轮台县确实为北庭都护府管辖,只是地址现在有争论,不能完全确定;虚的部分,一些记载或者诗文,所提到的轮台更多的是代指西部边陲。

其三,唐以后基本上是借指西北或者西部地区了。突出的有宋代陆游的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达的是作者牵挂国家的安危、边境的安宁,虚实结合的在梦中都是金戈铁马、枕戈待敌、驰骋疆场。

兵团人秋收拾棉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经几十年的垦荒和戍边,与汉代,唐代守边人有相同之处,更有显著不同,简单说已经延续了几代人,不是一代而终。其建设和发展,无论规模和发展速度,数十倍于汉、唐、清代的军屯戍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垦后辈们,在继续戍边屯垦中,不定在哪条阡陌里,又耕耘开发出一段新疆往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0 阅读:0

于辛不忍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