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黄金制品自戴与送礼需求激增,迎来了消费旺季。随着国际金价维持在高位,不少消费者选择购买金条重铸金饰。房师傅是有着30多年经验的“打金人”,其表示,这几年年轻客户更加看重性价比,纷纷挤进打金店,拿图即可完成“来料加工”,折算下来一克黄金加工费平均比专卖店便宜上百元。
年轻人挤进打金店,一天接待十多位客户
2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济南历山路的房师傅工作室。今年49岁的房师傅坐在自己的木桌前,正在制作一款70克的手工葫芦。葫芦的金料是客户带来的金条和项链,经过称重后用喷枪融化,再将金块置于金属砖块上,用手锤不断敲打。据房师傅介绍,金器只要纯度够高,二次加工几乎是没有损耗的,拿多少金子来,带多少金子走,甚至可以现场观看制作,这也是不少消费者选择打金的原因之一。
“现在也有模具和机器能够快速定型,但是客户要求纯手工制作,用锤子就十分考验工艺了。”指肚大的金块在一锤锤中逐渐圆润,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流露出匠人在岁月中打磨的痕迹。据房师傅介绍,18岁时自己拜师学艺进入金店成为一名金银匠,1993年到香港、广东学习打金技术,这一干就是30多年。几十年来打磨的除了手艺还有自己的心性,房师傅表示,现在一款首饰平均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
另一旁,房师傅的爱人正在忙着安排订单,年关将近加班成了常态。“中国人过年就喜欢金饰,不少年轻人都买金条过来给长辈打首饰,最忙的时候一天接了十多单,现在年前的订单已经都排满了,复杂的样式都得春节后安排了。”
儿子继承打金“衣钵”,一家三口接续传统手艺
23岁的阿龙刚大学毕业不久,从小对打金耳濡目染的他也选择像父亲房师傅一样成为一名“打金人”,尽管入行时间不长,但动作十分老练。阿龙正在制作的是一条银质的“盘缠手链”。一块银料通过捶打和錾金技术在阿龙的手中变成一块带有“黄财神”图样的银牌。
说起打金这门手艺,阿龙告诉记者,打金不能心浮气躁,很考验人的耐力,所以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做这一行。“尽管现在有不少辅助机器,但是我爸不管做什么样式都可以纯手打,特别厉害,我不想让这门难得的手艺失传。”谈到自己的优势,阿龙笑着说,“我比他审美好,我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店里需要进成品货时,我都让他带着我去挑。”
阿龙正在制作的“盘缠手链”就是时下年轻人之间流行的款式,他的加入也让这份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将制作过程全程直播,客户和网友可以在平台监督,在宣传自家生意的同时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份工艺。此外,他还会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父母分享,阿龙表示,“手艺要与时俱进,我们每年都要外出学习,做这行学无止境。”
匠人提醒:“金包银”首饰可能暗藏消费陷阱
近几年,国际黄金价格持续高位,催生的“金包银”首饰销售火热。所谓的金包银是指在银首饰的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黄金,使其外观与纯金饰品相似。有直播间的卖家称“1000元预算就可以做个几万元纯金效果的首饰”,引发不少消费者关注。
然而,“金包银”背后也存在着隐患。记者查询社交平台发现,有网友“购金”翻车,佩戴一段时间后首饰出现掉漆、褪色,而当前因缺少规范标准导致维权难。甚至有消费者在购买足金饰品时遭遇“金包银”骗局。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金包银”的相关投诉有1221条。房师傅表示,有不少顾客选择来店里打金,也是怕买到“金包银”。
据房师傅介绍,市面上的光谱仪验金主要通过分析样品发射或吸收的光谱来检测黄金含量,这种方法通常只能检测到样品表面几微米或十几微米的成分,无法深入到内部结构,这就导致很难鉴别“金包银”饰品。房师傅建议,若想要测金,可以采用传统的“水吊法”,通过比对质量值或密度值以鉴定真伪。另外,消费者在购金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和品牌,注意检查黄金的标识和证书,确保其标明纯度和重量等信息。(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曲珈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