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5100)戏曲里的爱情之《罗汉钱》
这两天在整理邮件的时候,又发现一枚“戏曲里的爱情”邮资机宣传戳,这一枚的主题是“罗汉钱”。只不过这两枚邮资机宣传戳的日期不一样,邮戳的主题也不一样,寄件人也不一样。忽然想到,已经见到了两种这样的邮资机戳,是不是还有别的邮戳呢?于是在网络上查询了一下,发现这个主题的邮戳一共是4枚,,从8月13日、17日、24日、31日各启用了一枚,主题分别是《牡丹亭》《霸王别姬》《西厢记》《罗汉钱》。
对于邮戳上的四出戏曲,前三个还是蛮熟悉的,但对于《罗汉钱》就比较陌生了。也难怪,前三个都属于传统戏曲,最后一个是现代戏曲故事,再者这出戏还是沪剧,也是由于地域的原因吧,以前很少听沪剧的,依稀记得小时候听过沪剧《芦荡火种》。沪剧流行于上海和江、浙部分地区,源自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于上海滩簧。期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采用文明戏的演出方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
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沪剧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并且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成为葫芦的优秀剧目,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沪剧是上海的文化特产,受到上海人民的喜爱,促进了沪剧剧场艺术和流派唱腔的形成,带来了沪剧的繁荣兴旺。
邮资机宣传戳上的沪剧《罗汉钱》,是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在1952年创作的现代戏,改编自赵树理先生的小说《登记》,反映了社会变革中的乡村生活和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先在舞台上演出,后拍摄成电影,随后全国各剧种争相移植。2023年8月全新传承版《罗汉钱》在上海沪剧院排练,以此剧庆祝上海沪剧院成立70周年。至于沪剧《罗汉钱》的故事情节,感兴趣的不妨走进剧场,去看看原汁原味的沪剧。
说到了沪剧《罗汉钱》,不能不说“罗汉钱”。通常说的罗汉钱是康熙年间铸造的“康熙通宝”罗汉钱,这种古钱被钱币收藏者所喜欢,而年轻人为了表达爱意,把“罗汉钱”送给心爱的人,表示心心相印,永结良好,并用以表达对对方的爱慕之心。也有人把罗汉钱当做寿礼送给朋友,这样的罗汉钱又称作万寿钱,寓意非常美好,寿与天齐。还有人在建新居时将罗汉钱埋入土中或者挂在房中,以求世代平安、幸福,用十八罗汉守家兴业,这使得罗汉钱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