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遗书,一本日记,年少时光,却弱无所依

狗叔影视 2024-08-06 12:29:45

香港电影已「死」?

是的,大家所纠结的不过是哪一年「死」的。

但,可喜的是,香港电影产业即便已经「恶劣」至如此境地,还有一些年轻人愿意守护这方天地。

他们与前辈不同。

这一段其实来自于2021年为「浊水」而写,结果依旧可以沿用到今天。

比如,2023年,香港又生长出了不错的作品,前有《白日之下》,后有《年少日记》。

OK,今天咱们就一起翻开这本《年少日记》。

01.

《年少日记》有着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在导演卓亦谦的调度下,构建了双线并进的蒙太奇结构,输出了一个并不轻松的故事。

整部影片,表达方式自然,镜头呈现平实,情绪设定克制,但又如手术刀一般精准切割到每一个成长起来的中国儿童,回想下曾经的你,可有过共情之处?

然而,影片只提出了问题,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实际上,指望一部电影能够回答问题,或者给出解决的办法,这本身就有些痴人说梦。

最后,一切都如同英文片名一样,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时间仍在翻页。

一代又一代的少年走进、又走出,一切都变了,一切似乎又没变。

于是,许多人开始花费一生来消解自己的这本《年少日记》。

直至蓦然回首时,才发现,人生啊,原来根本不是轨道,而是旷野。

02.

如上所言,《年少日记》的故事很简单,讲述了一个孩子是如何被摧毁的,又带动出无数个已经或正在被摧毁的「孩子」,同时,还涵盖了童年逝去、校园霸凌、中产困境等社会问题。

一开场,卓亦谦就玩了个大的。

只见小朋友坐在天台的边缘,然后毫无征兆地飞身下去,镜头中已没有了他的身影。

额,看之前就晓得有一个10岁小朋友跳楼,可这也太毫无准备了。

当然,这在短视频时代是非常讨巧的设计,能够迅速抓住注意力。

正在大胡子感叹的时候,镜头再次给到了孩子。

吓人一跳,原来并不是直接跳了下去。

西瓜太郎的发型,清澈的眼神,透露着他的乖巧。

就见他大声叫喊:郑有杰,你这个垃圾,答应我,努力读书,将来念香港大学好不好?

原来他只是在为自己加油打气。

这句话瞬间击中了大胡子,因为我小时候也这么干过,不是小学,是在初中的时候。

可能这就是资质愚笨的孩子们的共性。

随后故事在双线之下展开,而一个悬念直至后半段才得以揭晓。

一条线,高中老师郑Sir发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遗书,这是大事儿。

郑Sir不遗余力地想要找到这名同学,搭救学生,同时,还要面临着与妻子离婚、父亲病危的困境。

另一条线,10岁的郑有杰过得并不轻松。

他和弟弟郑有俊生在一个优渥的中产之家,父亲郑自雄是功成名就的大律师,母亲是全职太太,全家衣食无忧,还有保姆、司机、秘书和家教。

这么看来,两个孩子自小就超越了98%的中国人,应该很幸福才对。

然而,哥哥郑有杰资质平平,学习成绩一般,弟弟天资聪慧,成为了全家典范。

悲剧也自此注定。

03.

从某种程度上看,《年少日记》与《阳光普照》《狗十三》,甚至《涉过愤怒的海》有着相同的背景或设定,都关注到了家庭和教育问题。

那么就从这方面来看看一个10岁孩子是如何被摧毁的。

郑有杰性格温顺、乖巧可爱,却是一个「不被看见的人」。

他只是学习不好,弹琴不好,其实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还是无法企及那个「伟大的志愿」。

于是,和弟弟郑友俊相比,他就是个父母和老师眼中一无是处的存在。

父亲觉得他是个「垃圾」;

母亲不仅没能给予保护和关爱,还尝尝表达嫌弃与失望;

弟弟也看不起他。

长期的打击,各种冷漠的对待,令这个10岁的孩子愈发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我不是什么重要的人,我走了很快就不会有人再记得我」。

就在父亲表示不再揍他,带着母亲和弟弟外出旅游时,绝望的郑有杰选择放弃生命。

说实话,确实心疼。

这过程中但凡有一个人能够施以援手,报以一份爱,都不至于让有杰选择这条绝路。

教钢琴的老师本来是可以做到的,可硬生生地被父亲换掉。

家庭上的失败就一再出现。

父亲郑自雄少年家贫,自言也曾饱受父亲的摧残和打击:「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母亲还安慰有杰:「爸爸用藤条打你已经很好了,爸爸的爸爸是用烟头烫他的」。

这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复刻到人的身上,在东亚地区成为了典型的传承式心理结构。

父辈们的教育方式放在自己身上,自己成人后又施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可,没有了父亲,母亲总能做点什么吧。

可惜,她不能。

作为全职太太,没有经济基础,意味着在家里没有任何话语权,不仅要被郑自雄家暴,也扭曲了她的精神世界。

有杰曾对她说,感觉自己很累,失眠,要去看精神科。

母亲呢,我勒个去,这特么简直不要太传神——小孩子看什么精神科,你知道精神科都是看神经病的吗?

甚至于,如果离婚,责任都怪在有杰的头上。

这样的脑回路究竟是怎么做一个母亲的。

家庭不幸,那学校呢?

学校的老师也一样,成绩不好,那你就拉倒吧。

直至今日,放眼K12教育,你看看是不是还是如此,所有人的眼中有且只有成绩。

搞笑的是,每个人都知道这样不对,可每个人都唯恐落后,那得,大家一起往死里卷。

卷死一个少一个,是吧。

当然,我说的是80%的家庭,至于头部20%不在这个讨论范畴。

「不被看见的」郑有杰就这样被摧毁、被杀死。

可是,只有郑有杰吗?

不是。

其实弟弟郑有俊也是如此,是另一个「不被看见的人」。

至此,影片给了第二个视点,从成年后的郑有俊角度。

悬念揭晓。

原来一直被认为是成年的哥哥,其实是弟弟。

哥哥有杰的童年故事并不是他直接对观众讲述的,而是有俊从那本日记里所了解到的。

这才是彻底的悲剧。

在有杰活着的时候,他的那份痛苦,从来都没有被看见过。

于是,一切的失落、痛苦与愧疚又成为了有俊的背负。

他是聪明,学习好,但他并不喜欢学习,只是习惯了伪装。

成年之后,他也一直在逃避,不敢再与人亲近,不敢接受做父亲,不敢正视妻子离开的事实。

在有俊的过往中,曾有过四次拥抱。

第一次是哥哥抱着他。

第二次是母亲离开后,抱了他,却没有留下一句话。

第三次是妻子抱了她,之后便是离婚。

而第四次,被班长拥抱的时候,他手足无措,震惊又无所适从,因为不晓得这一次拥抱会不会带来更为可怕的后果。

除了有杰、有俊,电影里其实还呈现出了N多「不被看见的」孩子。

割腕的班长,被霸凌的Vincent,还有被嘲笑的17岁跳楼的孩子。

往小了说,这是每个孩子的悲剧;往大了说,这是每个生活在「大逃杀式东亚怪圈」中的全员悲剧。

时值奥运会期间,类比下来,原来教育场上,从来就没有什么胜利者,只有幸存者。

好在影片没有一「黑」到底,还是留下了些阳光。

有俊不再纠结寻找遗书,他意识到可能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问题。

他向全班公开了自己的电话,「我未必可以帮到你,但我会陪着你」。

而他的坦诚也终于让自己找到了与自己,与他人「和解」的可能。

04.

OK,现在来看下悲剧产生的成因。

的确,有杰、有俊生在优渥的中产之家。

这份家业是父亲郑自雄挣来的,他自小贫困,凭借努力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可内心里,他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暴君式父亲。

否则,就不会因为10万捐款而大打出手。

「家里的一切都是我买的」,因此,他就觉得自己就享有家庭中的全部支配权,从妻子到孩子,不过是一种依附与实现,或者说巩固地位的某种途径。

在中国,所谓中产阶层,不过是一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伪精英人群」。

他们既无法实现进一步的阶层跃迁,又要苦苦维持着目前的水平,所以最没有安全感,也极度惧怕阶层跌落。

咋办?

鸡娃就成了一个路径依赖,因为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

如果有杰「幸存」了下来,恐怕这种异化的阶层思维会一代代地继续传承。

可有杰没有,有俊也因为有杰的离世,而选择「反抗」。

但影片并没有一棒子打死郑自雄。

它遵从了一个最朴素的原则:大多数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

只是晚了许久。

在一遍遍听着有杰弹奏钢琴的时候,在和有俊回忆有杰样貌的时候,直至带着无尽的悔恨死去。

说句实话,看到这里,真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和能力去为人父母。

也不是说有了娃后,自然就成了父母。当然,在法律层面上,有了娃之后就是父母。

可如何做好父母,确实是个不容易回答的难题啊。

犹记得在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的六卷六号。

鲁迅先生就写过一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给了一个「如何为人父母」的精彩解读:

「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 ...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帐,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大胡子本人已至中年,上有「大大胡子」,下有「小胡子」,小胡子今年恰巧10岁。

自从成为一名父亲之后,实在见不得任何跟孩子有关的社会议题。

很容易会把自己代入进去,徒留悲伤。

而小胡子9月开学就是五年级,自己妥妥的处在人生最难煎熬的时期,而这份「煎熬」估计还要持续存在,直到自己死去。

所以看完《年少日记》,这个后劲就很大,啰里啰嗦了上面一大堆。

好吧。

希望每一个有孩子的父母都能够看一下这部电影,尝试真的去陪伴一个孩子,去看见原本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也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部电影,虽然影片不够成熟,很多人也不关心这个话题,又因为略显复杂的叙事结构和粤语原声,让一些朋友止步不前,不过,还是尝试下吧。

因为总有一些瞬间,能够折射出一些光亮,恰巧击中那个曾经的自己。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