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蓝皮书》:中欧关系止跌回稳,务实合作成绩亮眼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05 15:50:45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王谌

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欧洲蓝皮书:欧洲发展报告(2022~2023)》。蓝皮书指出,俄乌冲突对中欧关系产生了较大影响,加大了欧盟对华消极认知,政治互信受到削弱,但2022年中欧贸易合作仍取得较大进展。

中欧双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客观上加深了彼此的不信任感。蓝皮书认为,冲突发生后,欧盟采取了激烈的反俄立场,政治上予以强烈谴责,经济上进行大规模制裁,安全上则进行防范、威慑。中国从乌克兰危机的历史经纬和是非曲直出发,秉持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立场处理乌克兰危机,并通过自身的方式在劝和促谈上发挥作用。欧盟对华立场后来逐渐调整,从期望中国谴责俄罗斯、对俄施压,转为重点防止中国对俄罗斯进行援助。在欧盟2022年3月通过的《战略指南针》文件中,欧盟重申中国为“合作伙伴”、“经济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的定位。

尽管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2022年中欧务实合作仍然取得较大进展。蓝皮书表示,在经贸投资领域,双方克服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保持了合作势头。根据欧盟数据,2022年,中欧贸易总额增长23%,达8563亿欧元,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自中国进口额占欧盟进口总额的20.8%)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对中国出口额占欧盟出口总额的9.0%)。作为中欧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和10%。在投资方面,2022年前8个月,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大幅增长了123.7%。这些亮眼成绩的取得,展现了中欧经贸投资合作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蓝皮书认为,中欧高层交往是中欧关系中的一大亮点。2022年2月,波兰总统杜达访华,并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4月1日,中欧领导人年度会晤以视频方式进行,双方就进一步加深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等全球性挑战以及乌克兰危机等交换了意见;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并同习近平主席举行会晤。朔尔茨是新冠疫情发生近三年来首位访华的欧洲国家领导人,这也是他2021年底担任德国总理后首次访华。1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其间分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及荷兰首相吕特举行会谈。12月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华,并同习近平主席举行会谈。这些高层会晤的成功举行,为复杂国际形势下稳定中欧关系大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