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3年,77岁的许世友准备回乡探亲,他特别申请了43辆吉普。领导奇怪:从不

1983年,77岁的许世友准备回乡探亲,他特别申请了43辆吉普。领导奇怪:从不搞特殊的他,为何要摆这么大的排场? 1983年的一个炎热夏日,77岁的老人许世友踏上了南归的路途,这是他数十年来第一次回家乡。 为此,他特意申请了43辆吉普车相随。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异常高调的排场,让人不解——这个素以朴实著称的老人,究竟是何用意? 让我们退回到许世友的童年...... 8岁那年,他离开母亲的怀抱,踏上漫漫征程,只为能有朝一日成为一名武林高手。 21岁那年,他从少林寺离开,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此后,他在沙场上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他无暇回乡,心中挂念的,始终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和故土。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将军休整几年,来到了大别山。这片土地上有他儿时的点点滴滴,一切似乎都还和从前一样。 当他走进家乡村庄时,看到一位老妪背着柴禾,步履蹒跚。许世友猜想,这会是哪家的老人,怎的过得这般艰辛,她的儿女们又在哪里? 当老妇抬起头,用微弱的声音叫出“友德娃”这个久违的名字时,许世友瞬间认出,眼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挂念日日夜夜的母亲。 许世友泪流满面,直接跪倒在母亲脚下,母亲连忙将他扶起,轻轻拭去他眼角的泪花。 随后,母子二人搀扶着缓缓向家走去。村民们看到许世友将军,都纷纷夸奖他是光宗耀祖的大英雄。 之后,许世友在家中陪伴了母亲三天,这三天里,他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然而,还有一大堆要务在等待着许世友。无奈之下,他再次告别母亲踏上返程,在离别时,他向母亲承诺一定会尽快再回家看她。 十年后,许世友终于有机会再次踏上归途。然而当他回到家乡时,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多年。 许世友来到母亲坟前,泣不成声。他自责自己没能及时回家,未能尽到作为儿子的责任,这成为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岁月荏苒,许世友步入暮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故土和母亲的眷恋愈发深沉、浓烈。 77岁高龄的他,再一次申请长假,要将43名战友也接回老家。43辆吉普车,每一辆都代表一个战友的英灵。许世友想带领他们一同归乡,完成他们未尽的心愿。 然而,连日暴雨阻挡了出行计划,这成为了许世友的另一大遗憾。为弥补这份遗憾,许世友在遗嘱中表示,希望死后能和母亲合葬在老家。 他拒绝了荣誉陵寝,只想长眠故土。因为,在他心中,家乡和母亲永远高于一切荣华富贵。 “我生前未尽孝道,死后想陪伴母亲左右。”这是许世友在给领导的信中写下的话。简简单单的文字中,透出他对家国的热爱,对亲人的深沉眷恋与愧疚。 这就是许世友,一个朴素无华、钢筋铁骨的老人。或许,每一个出征在外的儿子,哪怕是身经百战的硬汉,心中也都有一片柔软——那就是对远方老母亲和故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