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烂”中发现赵孟頫罕见真品

美术报 2023-12-16 09:06:26

刘九庵从事古书画鉴定、研究工作70余年,成就斐然,贡献突出:他两度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中国古书画鉴定组”,赴全国鉴别、鉴定古书画累计6万余件。在故宫博物院期间,刘九庵与徐邦达、朱家溍等一道,进行古代书画的鉴定、征集、研究等工作。他们重新整理、考订了故宫博物院院藏的古代书画,开创了全新的科学鉴定方法,奠定了故宫古代书画鉴定研究的学科基础。

42年深入研究积累300余万字鉴定笔记

1956年,眼力高超的刘九庵经陈半丁推荐进入故宫博物院,从事书画鉴定、征集、研究等工作。1958年,刘九庵第一次外出鉴定,前往安徽省博物馆与武汉军区后勤部政治部鉴定书画,武汉军区的一批书画是解放初期,不法商人准备盗运出国被检查扣留下来的。刘九庵到达的时候,有的作品已经被挑选走,他慧眼独具,在这堆“多属伪劣之品”中发现了一张“明人绢本人物画”,办理了捐赠手续带回故宫,改定为南宋画,正式定名《柳荫群盲图》,成为国家一级文物。

从1956年至1997年,刘九庵写下了共计269册的古书画鉴定心得、工作日记、书画过眼著录、相关文献摘录、研究专题的材料汇集等内容,脉络清晰,系统完整,2020年由故宫出版社出版,对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和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刘九庵撰写的书画鉴定文章有40余篇,关于赵孟頫的有两篇,他到河南鉴定时还发现了一件赵孟頫《行书杜甫诗轴》真迹。这件作品1958年入藏新乡市博物馆,1979年清库建档,当地邀请刘九庵来指导工作。刘九庵在《来新乡市博物馆工作日记》中记录了发现过程:“上下午去该馆库房看书画,大都清人作品居多,推荐的元人钱选《秋葵》轴,原为伪明人唐寅的诗画款,后又添写了钱选的款,以唐为题了。但在裱工破烂中发现一幅元赵孟頫的《行书五律诗大字》轴,这确是一件从未想到的,书法开拓,晚年之作,上裱边附有梁巘小行书跋。赵字书轴,各馆都尚未见,上海博物馆所藏书轴尚有不同看法,这不仅是河南省各馆所无,即其他省市各馆亦无,可称赵书轴中罕见之品了。”刘九庵将这件作品定为赵孟頫立轴中的罕见之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闰余帖》为《宋人手简册》所收之一种,曾经清顾复《平生壮观》、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闰余帖》的真实作者是南宋乔行简,后人将“行”字改为“夷”字,以冒充北宋吕夷简手迹。刘九庵在笔记中写道:“按照南宋后期的书札格式,在这封信的最后应当有‘月日少师保宁军节度使醴泉现使鲁国公致仕乔行简劄子’的字样,因为失去了这一行,后人没有仔细去研究它信里面说的话,并且在宋人书牍上的签名很不容易辨认,不知道是乔行简手笔,以为是无名的宋人手迹书札,就把它改成名望较高的吕夷简了。”

刘九庵还熟悉民国时期的书画作伪,在《近代海上作假书画者姓氏》的笔记中对作伪者宋小坡、徐俊卿、汤安有详细记载:“宋小坡(禹),徐州人。字拟姜实节,程邃,丁元公。徐俊卿,字陶奄,苏州人。解放后故去。专作明清画如:画中九友、四王吴恽等及戴熙画,戴之真印章在他手。徐为庞氏门客,故其伪造之品均有所本云。徐还有一哥哥先故去。赵叔彥、许质卿均大批收购过他作的伪品。汤安,又名韩,字灵石,号临泽,嘉兴人,(现年70多)伪作宋元书画,曾作有管道昇竹、吾丘衍题二篆字,即得所作。明项子京牙章乃其手伪刻,现藏吉博,与郑竹友等合作,张珩、谭敬的印章均汤所刻。”刘九庵的见闻之广,于此可见一斑。

数十年交游再现20世纪文化变迁

刘九庵14岁到北京琉璃厂,初入敦华斋古玩店,师从孙瀛洲,与耿宝昌有同门之谊。又入悦古斋字画店当学徒,长达12年,与古书画结下不解之缘。26岁时,刘九庵独自销售古旧字画,注重向同行学习,博采各家之长。进入故宫博物院之后,他的结交范围更广,与他有来往的就有马子云、邓以蛰、陈垣、叶恭绰、秦仲文、韩慎先、张大千、沙孟海、吴仲超、张珩、唐云、王季迁、黄涌泉等。此次展出了谢稚柳、徐邦达、启功、王方宇、黄苗子、王世襄、杨仁恺、汪世清、张鼎臣、谢辰生、苏庚春、李翰祥、钟银兰、叶承耀、傅熹年、张子宁、白谦慎等人写给刘九庵的信札,从中可以管窥20世纪以来的文化变迁。其中如徐邦达在信里询问徐伯郊在香港的地址,黄苗子在信里推荐郝家林,王方宇在信里提到南昌举办的八大山人联展,对于刘九庵参与的书画鉴定、中外交流等事宜都是最直接的明证。

1954年6月,时任华东局副秘书长、党校副校长的吴仲超被调到故宫博物院当院长。他刚上任时,专业人才较为匮乏,远不能匹配当时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吴仲超从院外调入了一批有丰富文物鉴定经验的专家,如唐兰、王以坤、徐邦达、孙瀛洲、罗福颐、耿宝昌等人,极大地充实了文物整理、鉴定队伍。1956年,刘九庵经由陈半丁给吴仲超写信介绍,正式进入故宫博物院。此次展出了1959年吴仲超给刘九庵写的赠语:“愿你始终不懈地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奋斗,保持无间断的向前跃进!刘久庵同志留念!吴仲超。1959年2月。”(下转第6版)

(上接第5版)

叶恭绰是现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学者、收藏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北京中国画院院长等职。他收藏过的名品有王献之《鸭头丸帖》(上海博物馆藏)、高闲《草书千字文》(上海博物馆藏)、宋徽宗《祥龙石图》(故宫博物院藏)、梁楷《布袋和尚图》(上海博物馆藏)、赵孟頫《行书胆巴碑》(故宫博物院藏)。八十岁以后,又将所藏书画、古董、典籍悉数捐赠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等地文博单位。根据笔记,1956年8月7日,叶恭绰曾到故宫调看藏品,刘九庵负责接待。此次展出了叶恭绰为刘九庵行书《万壑海棠联》:“万壑交流千岩竞秀,海棠开后燕子来时。九庵先生属,遐翁。”这件对联是叶恭绰与刘九庵交往直接的明证。

1934年至1936年,张大千在北平举办过五次画展,结识了傅增湘、周肇祥、溥儒、于非闇、陈半丁等人。1945年抗战胜利,张大千从成都回到北平,寓居颐和园。当时琉璃厂有很多“东北货”,张大千是常客,最后以黄金五百两在玉池山房买到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故宫博物院藏)。刘九庵1930年在琉璃厂悦古斋做学徒,1942年独立经营书画业务,张大千常到琉璃厂,两人相识于这一段时期。也正是如此,刘九庵后来写出了《张大千伪作名人书画的琐记与辨伪》,考证石涛《行书自书诗卷》、石溪《千岩万壑书画卷》是张大千伪作无疑。此次展出的张大千《观音》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可证二人相识之早。

刘九庵参加过两次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与谢稚柳的交往非常多。1962年至1964年,刘九庵参加了以张珩为首的鉴定小组,成员最初为张珩、谢稚柳和韩慎先,因韩慎先去世,刘九庵加入。其后张珩去世,又改为谢稚柳、刘九庵、启功继续鉴定。1983年,国家再次组建巡回鉴定小组,谢稚柳、刘九庵都是其中的成员。他们对全国208家收藏古书画单位的61000余件古书画逐一进行鉴定,长达7年。谢稚柳多次为刘九庵作画,此次展览的有1962年作《峨眉华严顶》,1984年作《墨荷图》《竹》《画竹并题元人墨竹歌》,1990年作《珠联璧合册》等。

高水准的收藏曾给故宫捐藏品

1956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后,刘九庵给自己订下两条规矩:一是原来经营的古字画存余,无偿捐献博物馆;二是此后不再购入任何文物。他将自己收藏多年的珍贵书画,如明徐渭《四时花卉图卷》、清邓石如《隶书四箴屏》捐赠给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本次展览展出刘九庵的文物珍藏,如吴宽《行书苏轼〈端砚诗〉》、王鏊《恒庵杜先生寿藏铭》、祝允明《秋兴八首》、陈淳《设色山水卷》、董其昌《香光书髓》册、董其昌《临山谷题跋二则》、董其昌《雪赋》、董其昌《临晋唐法帖》、董其昌《养生论》、王翚《仿六如居士山水》、王原祁《仿梅道人山水》等,都是明清以来的名家佳作。

祝允明的草书影响很大,与文徵明、王宠并称“吴门三家”,明人朱谋垔评价他的草书为有明第一人:“书学自《急就章》以至羲、献、怀素,无不淹贯,而草书本朝第一。”刘九庵对明代祝允明的书法鉴定堪称经典,发现祝允明书法的作伪者吴应卯,撰写了《祝允明小楷〈成化间苏材小纂〉辨伪》《祝允明草书自诗与伪书辨析》等重要文章,对祝允明书法的鉴定与研究有重要贡献。此次展出的草书杜甫《秋兴八首》作于嘉靖四年(1525),是祝允明去世前两年的狂草,纵横驰骋,有斩钉截铁之感,是人书俱老的典范。此卷是祝允明在梦椿家中所书,梦椿为祝允明友人杨清,故宫所藏祝允明《草书自书诗》可互证:“正德庚辰岁七月既望,予过梦椿世兄从一堂中。”陈鎏题跋将杜诗与祝草并称,誉为“二绝”。

2 阅读: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