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台海政策将出现重大变化?陈水扁执政时台当局“副防长”林中斌作出最新判断:拜登政府在2024年1月底前不排除将向北京保证“不反对和平统一”,但同时可能面临同时对台承诺“助台吓阻”的压力。他并指出,事实上,拜登政府上台后,对华政策已经经历过从“对抗、脱钩”到 “竞争合作与不脱钩”、承诺“不支持台独、乐见两岸对话”的变化。而目前美国智库学者已经提出建议,美国政府可以尝试向北京保证“不反对和平统一”,但反对武统,这种“建议”有可能在明年1月前变成“政策”。 林中斌昨天在脸书上指出,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是两国关系的“分水岭”。他说,11月16日会晤前西方舆论普遍认为,中美矛盾太深,两国关系顶多是“暂时和缓”,但回头来看,这次会晤成为“分水岭”,中美两国“不只暂时和缓,很可能开启新局:合作上升、对抗下降。”
林中斌进一步分析,佩洛西窜台后中断的中美军事交流已恢复;在表面和缓迹象之下,中美深层板块也开始移转了,双方气氛快速转好。
“美国面临棘手的以巴冲突、不乐观的俄乌战争,改善美中关系以防止中美军事冲突更为必要。”林中斌从拜登政府角度分析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他说,明年美国总统大选,拜登国内民调却节节下滑。在6个摇摆州中他落后特郎普五个。12月9日《华尔街日报》民调显示,拜登首度以43%支持度落后特朗普的47%,这背后的主因是美国人民日常生活所需项目的通货膨胀严重。而美国加征中国进口的日用品关税由中间商人转移到美国人民身上,拜登必须改善中美关系以减低两国贸易战对美国选民的伤害。
“美中交恶伤害美国芯片工业的利益和竞争力,因为中美经济互赖太深。”林中斌表示,今年7月,美国芯片巨霸辉达、英特尔、高通高层连袂赴华府甚至通过政府智库表达他们的忧虑。在这种压力之下,拜登政府终于宣布对中国“不脱钩”。
他进一步指出,11月20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对中的“潜艇优越性”已一去不返。12月4日,美国《国防新闻周刊》登载专家警告中美太平洋战争不利美军,障碍包括距离远补给困难、广大海域着陆不易。而中国距离战区近,后勤简化,集结迅速。
林中斌在文章最后作出进一步判断,认为中美利益相关的事实“短期如此,长期亦然。即使特朗普重返白宫,也很难改变。”
他说,美国智库学者关于“助台吓阻与不反对两岸和平一”、“保持威慑与再保证”并行的建议从2023年3月开始涌现,2023年10月开始出现得更多,这些建议虽然还没成为拜登政府的“政策”。“然而,不能排除他们的建议转变为政策的前景,在拜登总统第一个任期尤其2024年1月结束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