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夏凌通讯员刘志勇聂魏
杭州的冬天,绕不开“断桥残雪”的话题。“你知道断桥残雪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吗?目前大家多熟悉的说法其实不对。”在杭州市滨江区中兴花园,记者见到了86岁的谭启晓,他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温文尔雅的谈吐让人如沐春风。
这位有情怀的老杭州人,除了铁路设计工程师的身份,还是浙江地图文化专委会会员、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滨江区老年书画摄影协会顾问、滨江金秋合唱团顾问,文艺,摄影、收藏、天文等领域均有涉猎并有一定造诣。他怀抱“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理念,借助专业与爱好,为杭州城的建设发展做好记录与贡献。
谭启晓手绘地图。
古画中找真相为西湖申遗寻根源
“我爱杭州,对西湖尤其情有独钟。”在谭启晓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一排排厚实的文件夹,其中就有研究西湖文化的图纸和资料,许多是他手绘的。
大多数人所知到的“断桥残雪”版本是,断桥朝南的那边雪化得快,裸露出黑色的桥面。“断桥不是南北朝向,不会出现雪只化一边的情况。”谭启晓并不认同。他翻出一张手绘图,告诉记者,台北故宫博物馆中有一幅清乾隆年间“断桥残雪”图,可见断桥中间有一座四方形亭子。
“冬日,人们三五成群在亭子里聚会聊天,天气寒冷,每人都手捧一个火铳,暖气、人气,加上日晒,凉亭顶上的雪便先融化了。从高处看,桥像中间断了一般。”他的说法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
谭启晓手绘断桥残雪资料
除了用古画还原真相,谭启晓还为西湖申遗忙碌奔走。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杭州西湖实地调查申遗事项期间,有老百姓说,雷峰塔修建后不是原来的砖塔了。对此,谭启晓给出了纠正:雷峰塔始建于吴越国,原为7层宝塔。北宋宣和二年,塔遭兵燹,后于南宋庆元间重修。雷锋塔改为5层,内为砖结构,外包木结构外廊,飞檐翘脚,恢弘大气。现在的雷峰塔就是造着这个建的。“大家说的砖塔其实是明代倭寇掠杭,放火烧塔后留下的砖塔塔芯。”谭启晓补充道。
西湖“申遗”成功后,杭州市图书馆专门为谭启晓举办“一位市民的西湖申遗情结”展览。现场9个大展柜摆放了上百件图片和实物,一沓沓比打印纸还整齐美观的手抄本、一张张比资料馆内容还详实的表格,令游客赞叹不已。
铁路志中找回忆留下我省第一条铁路印记
当人们徜徉拱宸桥头,看着京杭大运河里穿梭往来的船只时,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有过蒸汽火车的轰鸣声。
谭启晓曾参与编纂《中国铁路通信史》,他认为江墅铁路很有历史价值,是浙江省历史第一条铁路,也大涨了中国人士气。1906年,当时的清政府要建设沪杭铁路,原计划请英国人来做,但民众反对声很高,最后清政府只能妥协。然而,186公里的铁路设计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并不容易,于是决定先搞一个试验段。
谭启晓手绘沪杭铁路,其中就有江墅铁路。
试验段从杭州闸口开始,沿着杭州城墙外围,经南星站、清泰站、艮山站,直至拱辰站,全长16.135多公里,这便是江墅铁路。1907年8月,江墅铁路全线通车。然而在1944年,因侵华日军破坏,江墅铁路不复存在。
2007年是江墅铁路通车100周年,谭启晓将一封平信贴上8角钱邮票,寄给了当时杭州的有关领导,建议结合京杭大运河历史遗址保护,建立一个纪念江墅铁路遗址公园。
他的建议获得采纳。2007年,杭州市政府拨款,修建了站房、钢轨和水鹤等铁路设备,并安放一台KD-7型蒸汽机车,将铁路元素融入千年京杭大运河。
摄影记录发展10万余张照片捐给市档案局
西湖的“水上列车”、钱塘江上十座桥、孩儿巷98号古宅……这些老杭州的记忆都在谭启晓的摄影里。
摄影的爱好要从1957年说起。那年,谭启晓还在北京铁道部设计院工作。外交部邀请苏联专家来设计院支持建设1年,需要一个拍照记录的人。当时整个设计院里,没有人摸过照相机。“小谭,我们有相机,你能不能来拍照?”年轻的谭启晓被领导相中,从此开启摄影生涯。拍照、冲印、放大、剪辑、排版、写说明,谭启晓自己对着说明书,硬是学了出来,圆满完成任务。
谭启晓展示自己拍摄的杭州老照片。
1982年,谭启晓回到杭州后,拥有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海鸥照相机。此后,他便辗转于杭州角角落落,记录城市变化发展。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谭启晓共拍摄10多万张相片,题材涉及杭州的城市建设、重大活动、天文现象、生活文化……他以百姓的个人视角记录下杭州这座城市的故事,反映了杭州市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有力地充实了“杭州城市记忆”,对研究杭州城市变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据他统计,至今己拍摄胶片51856张、数码照片也超5万张。2017年,谭启晓将所有摄影记录及10万多张相片、底片无偿捐给杭州市档案馆,他说:“我的一生是社会给我的,档案馆需要,我就把这个资料给他们,更能发挥这些照片的价值。”
用户16xxx31
要是恢复断桥的亭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