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妇幼保健院王萍:做守护新生儿健康的“临时妈妈”

齐鲁壹点 2023-12-29 09:19:4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马雪平

新生儿科是一个忙碌而又温暖的地方,这里承担着为28天以内的小生命保驾护航的重任。德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面对新生儿的孱弱与病痛,她们不辞辛劳,默默奉献,不分昼夜的在病区呵护着每一个小生命。

孩子娇嫩,更不要说刚出生且患有疾病的新生儿了,而新生儿科主治医师王萍面对正是这些“小患儿”,她时刻将“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牢记在心,用积极饱满的热情为宝宝及时准确治疗他们受伤的翅膀,让无数个家庭重拾希望和幸福。

细心观察,用心守护新生命

工作16年来,王萍一直奋斗在儿科工作一线,2013年来到新生儿科,“新生儿期是一个高风险期,也是病情危重居多、变化快、死亡率高的一个阶段,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我们还要细心观察患儿病情的进展,将疾病消除在萌芽之中。”王萍说。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放开,高龄孕产妇明显增多,危重新生儿的比例较前增高,新生儿的病种也发生着相应变化。“近几年早产儿中极早产儿、超早产儿占比较前增大,因早产儿脏器发育极不成熟,易出现相应的合并症及并发症,这些患儿都是我们重点观察的对象。”王萍说。

不久前,新生儿科收治了一名27周的超早产儿,体重仅有700g,因脏器发育不成熟患儿不能自主呼吸,需要给予呼吸支持。“患儿实在是太轻太弱了,我的操作一定要更加轻柔,减轻他的疼痛。”本着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患儿损伤的态度,王萍以最快速度为患儿做了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支持呼吸,整个过程仅用20秒。

最初,患儿刚转入新生儿科时,患儿的爸爸十分焦虑担心孩子情况,他红着眼眶再三对王萍说,“拜托你,一定要救救我孩子!”考虑到患儿胎龄较小,脏器发育不成熟,住院时间可能较长,为宽慰患儿家长焦虑紧张的情绪,王萍主动与患儿家长建立联系,方便及时沟通患儿情况。“您放心,我们一定尽百分百的努力救治护理好孩子。”王萍坚定地说。

经过76天的科学护理,综合评估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达到出院标准,体重达到2.5kg。当王萍再一次见到患儿爸爸,他满脸笑容,激动地握住王萍的手表示感谢,“太感谢你了!多谢你的治疗让孩子可以恢复这么好,我们也放心了。”得到患儿家属真诚的感谢,这离不开王萍的工作态度与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

以爱护佑,让治愈更有温度

在工作中,王萍既是“医者”,更是“临时妈妈”。2023年8月6日凌晨2点33分,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突如其来的晃动打破了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原本的平静。晃动中,王萍首先想到的是温箱里的患儿们,她同其他夜班医护人员以最快速度做好应急准备,妥善安置患儿,避免余震带来的危害。

“虽然我们科室大多数同事都没有经历过地震,但晃动发生的瞬间,大家第一时间来到患儿身旁,有序及时地将他们转移安置。”回想起地震时的情景,王萍十分感慨,身为医生便是要尽全力保证患儿的安全,所有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及家人的情况,争分夺秒安置患儿,确保安全后王萍积极将患儿情况告知患儿家长,让他们放心。

确保了每位新生儿是安全的,王萍才拿出手机向自己的父母打个电话报声平安。紧急情况,王萍不能陪在家人和孩子的身边,但身为医生,王萍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我怀里抱的不仅是一名患儿,更是一个希望,一个家庭的幸福。”王萍说,身为医生不仅要做到严谨认真对待日常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也有应急处置的能力。

在同事眼中,王萍对工作认真负责,把科内的患儿当成自家孩子一样对待。有一次,王萍刚下夜班回到家中准备休息时,接到了科室电话需要她紧急回单位参与危重患儿的救治,挂了电话王萍立刻穿好衣服,以最快速度回到科室。

刚转入科室的三名患儿,情况危急,都需要呼吸机、营养支持等一系列治疗,王萍了解患儿病情后,和同事采用两人一组的分工,负责对其中一名患儿进行气管插管下呼吸支持、血气分析、呼吸机的调整,静脉营养仔细核算及支持治疗等,通过及时有效的救治,新生儿的病情逐渐趋于平稳。看到患儿在温箱里安稳地睡着,王萍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连上两个夜班的疲惫感消失殆尽。经过后续的系统治疗,三名新生儿顺利出院。

新生儿是一个生命的开始,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作为一名新生儿科医师,王萍坚持通过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