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酷热的暑假,我们又一次迎来了追光动画倾力十年匠心打造的作品——《长安三万里》。此前由追光出品的《白蛇缘起》给大多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度掀起国漫热,相信这部《长安三万里》也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
《长安三万里》站在后世回望前朝的感伤视角,通过倒叙手法,讲述高适和李白几十年的交往和友情,给观众展示了唐朝从海晏河清的盛世到安史之乱后,逐渐走向衰败的时代变迁。
全程用瑰丽奇幻、水墨丹青的画面,耳熟能详的诗歌,妇孺皆知的大唐诗人,让观众深深沉浸在群星璀璨的大唐盛世之中。
影院现场,每每唐诗响起时,就有许多中小学生跟着一起朗读并背诵全文,氛围特别深厚。
但实际上,与其说,这是适合孩子的教育片,不如说是成年人的洗礼。
纵使有才如李白,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志大才疏,也会从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化为大腹便便,终日饮酒的中年男子。
今天就来说说这部电影,比起绚丽的画面,儿童的教育意义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来自心灵的震撼。
(1)也许你从未真正理解过,那些古诗背后的深意整部电影共包含了48首古诗,主创团队将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动画融合,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想法,实乃相得益彰。
但有人说,这些诗都是课本中常见的,再熟悉不过。
可我们是真的都了解吗?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不过是站在上帝的视角,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表现手法,未曾将自己置身于他们所处的大时代环境,因此,我们有时总是缺少一份同理心。
爱因斯坦以前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想我们不仅仅要从刻板的文字中体味诗歌之蕴,更应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天际,领悟真正的诗歌。
从《长安三万里》的一帧帧画面中,我看到了书本中熟悉的人,了解了他们的动作神态,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唐,一派昌盛,令人流连忘返。
正如导演谢君伟所说:“以动画电影的形式向当下年轻人讲述闪光人物的故事,从而对历史和经典作品有更深的了解”。
纵观国漫崛起之路,从《哪吒·魔童降世》到《白蛇缘起》,再到《深海》又到如今的《长安三万里》,我们看到了创作者在一次次尝试中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创新,采用中国人的独特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每一位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作为国漫崛起的见证者,我们不应该过于苛责,一味指责其不足之处。
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美中不足是无可厚非的。
站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汇点,我们既要提出大众的想法,又要热情支持并鼓励中国动漫大步向前,相信前路漫漫亦灿灿!
(2)你所理解的古代诗人,也许并不全面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不同于其他。
在这里,诗人们不是众所周知的文人墨客形象,而是各具特色,百花齐放。
“如果大唐是一首诗,那当为史诗。”
无论是李白的放浪形骸,还是高适的边塞寒苦,又或是王维的面如玉冠,裴氏的游园舞剑……
是他们的与众不同,书写了大唐的精彩诗篇,流传千古。
在我的印象里,像李白那样的大诗人,理应在朝堂上一展雄风,实现抱负,然而,他的人生,写满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
在盛唐,因为他是商贾之子,在那个士农工商的年代,商人虽然有钱,是最怕瞧不起的阶层,所以,他哪怕再有才,哪怕诗歌传遍大江南北,他依旧无法入仕,得不到举荐的机会。
当他失意回到家乡,终日饮酒作乐,挥金如土,只为博美人一笑时,高适难过地摇摇头,觉得他变了,不再是过去那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年了。
而李白的转折点,也是从那时候开始。
如果他愿意子承父业,好好打理生意,也许他不会成为一个有才的败家子,最终落魄到只能住在破败的庙里。
于是,一向高傲的才子,心灰意冷,又无比凄凉地来到乡下,李白想问高适,是否接受成为赘婿,求得考取功名的机会。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赘婿都是让人不太看得起的一类人,那意味着,李白放弃自己下一代,姓李的权利,李家绝后了。
然而,为了生存,他还是走上了这条路,只是等发妻去世后,他再次被扫地出门了。
之后,他开始修道,主动迎合当时上流社会的喜好和达官贵人的主流思想,而且还真的因此职业,得到郡主的青睐。
他得到引荐,面见圣上,开始有了自己的府邸,却又开始坠入饮酒作乐的深渊。
结果,他又因言语不慎,一不小心得罪了一大片人,在京城呆不下去了,必须自己逃走。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中年李白,是一个大腹便便的醉酒诗人。
说他不得志,他又明明得到了机会,走了捷径;
说他混得好,他又似乎没做出太多的丰功伟绩,一得势就开始飘了,开始享受了。
为了生存,他又第二次当了赘婿。
不但如此,他还做出了人生中最错误的一次选择:明明已经做了道长,做了赘婿,过上安稳的日子,与世无争;
他偏偏要再搏一次,接受叛贼永王的招揽,下山做军师,最后兵败,被当叛徒,下狱,妻离,老年不得安生。
李白的一生,用生不逢时来形容,似乎不太恰当。
应该说,在人生的每次岔路中,他都没能做出一个好的选择,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3)背后的深意,更值得回味相对于其他电影,这部电影剧情或许有些枯燥,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然而《长安三万里》作为一部偏向于历史传记类型的影片,它架空历史之上,在时间线的变幻中,完成了叙述者和价值观的重合。
对于盛唐的展现,不需要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场面,不需要锋芒毕露唇枪舌战的人物。时隔千年,沙子在指缝间悄悄流走,繁华一切归于平淡。
或许,以一种和缓诙谐的方式更能装下史诗般的大唐,让后人重温旧梦,梦回诗意盛唐……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需要用心去感受的影片。
它不同于其他电影,没有强调说教,没有强行灌输,没有告诉世人孰对孰错,孰黑孰白,只是认认真真的讲完了一个故事,看似水平如镜,实则波涛汹涌。
李白、高适等人渴望在长安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渴望叩响天子之门。
在拥有三千繁华的长安,他们才情横溢,怀揣“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壮志,满腹锦绣烟霞,乘诗风,扶摇直上长安三万里。
“长安”是高适、李白等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三万里”是他们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可那又如何?
古人云:“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
高适作为大器晚成的典例,动画巧妙的运用字若蝌蚪和读书口吃来展现高适的困境。
长大后的他,虽然仕途失意,但是他不曾放弃,直至大厦将倾之际,他锐利披甲,银光照甲胄,力挽狂澜,成为唐朝的佼佼者之一。
就如《旧唐书》所言:“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余光中先生曾说:“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真正的李白洒脱不羁,仗剑天涯,求仙问道。
他不会因出生商贾使自己仕途不顺而感到悲怆,相反他勇于面对现实,驾鹤凌云,高吟《将进酒》,不坠青云之志。
他孑然一身、不畏权贵的傲气,让他横绝全唐,名垂青史。
有人说这部影片没有深度,但事实是如此吗?
孩童看完,尚因诗人们从书中走来而兴趣盎然,大人看完,却会因他们在乌兔如梭的变化中,依旧叩响心门的坚毅而打动。
是啊,少不识曲中意,再识已是曲中人。
揆诸当下,各大行业内卷现象屡见不鲜,人们也面临着重重压力,但这不都是时代浪潮滚滚的趋势吗?
少一分躺平,多一分进取,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心自有云白青山。
当回头看的时候,蓦然发现原来轻舟已过万重山。
苦难,需自渡亦需他渡。
自渡,源于内心的坦然;
他渡,源于古人的谆谆教诲。
或许,这便是中国式浪漫,跨越历史的长河,先贤在无声处告诉我们哲理,我们在经典中赓续万古明灯,汲取奋进力量。
结语《长安三万里》作为2023年的一部国漫电影,没有让我失望,犹记得那一句“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诗人们虽没有一直留在长安,但长安早已离不开他们,长安的月光下,闪闪发光的是他们每一个的灵魂。
我相信只要用心去看,《长安三万里》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