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风向又变了,包括德国、日本、美国、韩国在内的多国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他们惊奇地发现,中国制造正在迎来一轮全新的爆发,尤其是中国汽车工业,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海外媒体惊叹声不断! 德国焦点周刊曾表示,中国新能源粉碎了德国百年燃油技术优势,而德国之声近日也报道称,奥地利想要中国电动汽车并作为公务用车。日本媒体也曾指出,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不仅如此,中国汽车还迈向了高端化。 前有比亚迪突破技术,后有雷军发布小米汽车技术,其中小米电池包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尤其是今天官方发布的一则小米汽车电池枪击实验视频,更是将舆论推向了高潮。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如同人的心脏一样,如果心脏有问题,那么人就危险了。同样,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安全的保障。现实中国外某品牌新能源汽车就因为电池经常发生爆炸起火,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担忧,进而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对此,中国新能源汽车也是投入了巨资,像小米汽车就投入了一百多亿进行研发,还和宁德时代联手合作,自主研发出了首款CTB一体化电池。这款电池到底有多安全? 过去检测电池包,有用针刺实验的,还有用灼烧实验的,而小米汽车却选择用枪击检测来加以证明,这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众所周知,子弹高速穿过电池包,其破坏力极大,直接可能会导致正负极短路立马热失控,温度也会快速飙升,最终引发电池包爆炸起火。 然而,令人称奇的是,第一个步枪子弹连小米电池包庇护板都没有打透,第二次枪击钢板还是纹丝不动,第三发子弹还是吃瘪了。 不是子弹不快,而是小米电池太坚固了。小米电池身穿有“金钟罩”,有14层硬核物理防护,3层顶部支撑+3层侧面防护+8层底部防护,电芯侧面铺设165片气凝胶+宇航级1000℃高温安全防护,更低电导率多冷却液,这些技术都是大幅提高了电池散热和隔热性能。 此外,小米电池首创了电芯倒置技术,使泄压阀朝下,在极端情况可以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地保证乘员舱安全。连子弹都能扛得住,加上小米自研的BMS系统和米车云协同安全预警系统,每秒检测800多个电池信号,做到了24小时全天候检测。#小米汽车电池扛子弹# 不得不说,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百花齐放的井喷时期了,不管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还是小米汽车的CTB电池一体化技术及电池管理系统等,都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更代表着中国科技的腾飞,如今科技话语权重新回到自己手中,令人欢欣鼓舞。 中国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弯道超车,打破了西方汽车工业制造的技术垄断,这一刻我们等太久了,感谢砥砺前行的中国硬核科技企业。不管是哪一家厂商,只要认真造车,只要携手国产汽车产业链共同向前,就是令人尊敬的优秀的民资企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