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日媒、德媒等海外媒体亲口说出来,很多人估计还蒙在鼓里!看了《路透社》的这篇报道后才知道,中国在这几个关键领域原来已经超越了美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赛道,特斯拉虽然起步更早,比亚迪等中企后来居上,已在销量上完成反超。另外,小米汽车历时1000多天的研发后也开始登场,且一出手就在部分核心技术方面超越了特斯拉。 近些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日趋火爆,在市场的推动下,车企厂商在核心技术方面也是突飞猛进。就拿大压铸技术来说,它能够将很多零件压缩成一个,大幅降低成本,自特斯拉从2020年引进之后,该技术就迅速成为了行业主流。 不过,也仅仅是两三年的时间,特斯拉9000吨强度的大压铸技术就被小米所突破了。在近期举办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向外界展示了小米的在大压铸领域的全栈自研成果,其强度达到了惊人的9100吨,这无疑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路上的一次重大科研成果,让人闻之振奋。 然而,在小米汽车落地前夕,网上却突然出现了一些关于小米的大压铸技术的质疑声出现,认为小米的大压铸技术并非自主研发,而是攒出来的,理由是小米汽车工厂的压铸机是从供应链采购的。并以此为支点疯狂带节奏,大肆贬低小米汽车的技术实力。 客观来说,这样造谣言论十分可笑,因为它连大压技术产业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而且也忽略了技术研发的本质。 大压铸技术产业大致可分为上游设备、压铸产线以及压铸件三个部分。压铸机作为上游核心设备之一,不只是小米,全球所有的车企厂商都不涉及对该设备的自主生产,因为这些车厂的业务范围就不在这块。这就跟台积电造芯但不生产光刻机是一个道理。 小米与其他车企不同的地方在于压铸产线。一些车企在这方面只是负责提供设计方案,后续压铸件的生成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供应链合作伙伴来完成的。而小米的压铸产线,无论是设计、工业软件、工厂运营或者压铸件的制造等等,均是由自己独立完成的,在生产过程中也能够随心所欲,充分体现了自研的优势。因此,小米宣称自己为“全栈自研大压铸集群”的整车厂商并没有任何不妥。 那些拿“采购压铸机”这件事来全盘否定小米自研全栈大压铸集群系统的言论显然有失公允,而且别有用心。主要就是因为小米汽车技术实力强大,这让某些人或同行感到忌惮,担心自己的“蛋糕”被触碰,故通过造谣抹黑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开打压小米汽车。 但这种行为伤害的不只是小米汽车,更是整个国产汽车供应链。希望某些厂商赶紧醒醒,与其耗费精力去贬低他人,倒不如加大研发、提升自己。在中国汽车工业爬坡破冰的阶段,国内车企该多向比亚迪学习,积极去参与国际竞争,而不是在家门口玩“内斗”。对此,你们怎么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