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电影很火,就是《年会不要停》,号称是打工者和老板必追电影,也是一部典型的小投资高回报的电影。 响应粉丝号召,蒋老师也过去看了下,这个剧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能够把喜剧的内核“悲剧”给演出来,这绝对是一种稀缺能力! 接下来,我谈一下看完这部剧的一些思考和感受: 1,这里面揭露了劳资矛盾的本质,在社会鸿沟里面,食物链的顶端对食物链的底层人群的态度,是存在操控和藐视的! 借用大反派徐总的一句台词:“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总有人要增加摩擦力!” 在董事会面前,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员工只是增加了企业火车进步的摩擦力,是可以随便牺牲的,纵使他们很努力,很拼命,公司也有一万个理由优化员工,以此来达到目的。 2,电影里面讲到了一个现象,就是让每一个进入公司的员工,都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字,这种做法,我是特别反感的,因为这是公司通过剥夺员工姓名的方式,来抑制员工的自我意识,让员工打开蜂巢开关,更加为集体卖力! 我记得在《千与千寻》里面有句话:如果名字一旦被掠夺了,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英文名字用久了,你就很难找到自己了,从而默认为公司的一切文化、规章制度,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你都接受了,这不就是对员工的PUA吗? 3,电影里面讲述了一个观点,就是领导并非真才实学,而是要学会站队、甩锅、搞拉帮结派、搞PUA下属、搞精神压榨。 没错,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人性,但如果沉迷于研究人性,你就会很油腻,贪图享乐、贪污、不干实事! 这种“擦鞋文化”,在某些方面确实需要,但如果一个公司的擦鞋文化太重了,就没有了创新力,大家都在存量市场里面争来争去,企业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倒闭!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