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朝日新闻》刊载日本兵日记曝光,忏悔南京大屠杀罪行

扬眼 2024-01-12 18:30:50

“我是战争的加害者。作为加害者,写下自己的罪行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我深信不能让战争的错误再次发生,因此我会一直写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河海大学81岁退休教授施泽华提供的日文剪报中发现,《朝日新闻》1984年8月5日报道中,刊载了两位日本士兵的日记,讲述了在中国东北,以及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暴行。早在40年前,南京大屠杀的施暴者就曾公开在日本报纸上讲述历史真相。

一张泛黄的日本剪报

被南京老教授收藏40年

近日,河海大学81岁退休教授施泽华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求助,希望能将自己收藏了一张40年的日本《朝日新闻》剪报交给相关部门。施泽华是扬子晚报的忠实读者,退休后一直参与扬子晚报阳光助学活动,还被授予扬子晚报·希诺阳光助学行动爱心大使。

1月8日下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刚见到施泽华时,他就非常激动地说:“我一定要把这张报纸交给你们!”他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拿出了这张已经泛黄的剪报,回忆起剪报的来历。

施泽华称,这张剪报是他在1984年收藏的。他当时由国家相关部门派遣赴日学习计算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在一户日本人的家中意外看到了这份报纸。“我觉得很重要,便征得对方同意留下了这份报纸,特地把上面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信息裁剪下来。”

施泽华后来回国时连同报纸、各种样品和图书资料等运回南京,返校后由于忙于教学,便忘记了此事。他最近搬新家整理书籍时发现了这张报纸,看到报纸保存完好后,便有了交给相关部门的想法。

施泽华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虽然有人否认这段历史,但从报纸上可以看出来他们说的都是鬼话。我希望通过《扬子晚报》,把这份资料转交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日记记录南京大屠杀罪行

称因杀害无辜受到惩罚

这份来自《朝日新闻》的剪报经由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志愿者李孝萱和傅小晓帮助翻译成中文。报纸的左半部分,提及日本宫崎县发现原日军士兵日记,以及日本士兵亲历的南京大屠杀。

原文如下:发生于昭和十二年末(1937年)的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了南京,并杀害了很多中国人,后世将这场惨剧称之为“南京大屠杀”。四日,从宫崎县东曰杵郡北乡村的一位医生那里,了解到有一位战时的上等兵(当时二十三岁),他直接参与了入侵南京的步兵二十三联队的屠杀行动。这位士兵在日记中记录了内心的痛苦感受,还夹带三张照片,展现了被惨杀的中国男女头颅滚动的场景。鉴于日方提供的证言和证据非常有限,这些材料可以作为历史事实的证明。

日记把从元旦到除夕的每天详细记录下来。

在15日,他说:“今天,我遇到了一支约两千名昌口(对中国人的蔑称)的队伍,他们无处可逃,正在挥舞着白旗投降。老少混杂,衣着各异,武器全部扔掉……他们每个人似乎都是在没有得到治疗的情况下,被各种方式杀害的。这些天,很多无辜的中国人被随意地抓走、活着被土葬(活埋),或者被扔进火里、被用木片打死……这种虐杀的方式不被觉得丢脸,成为潮流。”这也记录了悲剧的开始。

21日。“今天又把一个无辜的中国人撞倒,痛打了一顿,差点打死。随后把他扔进沟渠,点火焚烧。纯粹是因为无聊解闷才这么做,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国内(日本),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简直就像杀了狗和猫一样。”日记在承认自己动手的同时,也流露出后悔的情绪。这更加凸显屠杀已经成为日常化的事情。

日记还提及,相册里留有三张屠杀时的照片,照片是黑白的。其中一张在看似家的建筑前,十二个人的头在滚动,中间也可以看到女性的脸。剩下的两具分别是穿着衣服的女性和老人的尸体。“虽然没有说明照片是否是在南京城内拍摄的,但据说他生前曾暗中告诉家人,照片是在南京大屠杀之际拍摄的。”

报道还称,这名士兵回国后从事农林业,后因肾病去世。据他的家人说,在去世前,他常常看着自己的照片并思考。去世之前,他告诉当时的战友和家人,他“因杀害无辜者而受到惩罚”。

日本兵写下“忏悔书”

反战和呼吁和平

报纸的右半部分以《在中国的暴行:〈忏悔书〉前宪兵书写经历》为题报道了一名侵华日军写的回忆录。报道称,来自日本山形县上山市高松的土屋芳雄,在中国从事秘密活动。

报道提及,土屋芳雄直接、间接关联的杀人数量多达300人。在战犯管理所接到的受害者家属的诉状多达数百封。据传,还有一位大学生的母亲痛苦地诉说:“土屋折磨杀害了我的独生儿子,请你替我报仇吧!”

土屋芳雄在忏悔书的序言中深深地反省了自己的罪过。“由于自己的罪过,我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残喘于世。”“这样的大罪是无法补偿的。本书是我的遗书。我堕入地狱之前,我痛切地感到应把这本遗书留在人间。”“我的心似乎已被挖去,简直不知道怎么办好。至今我们还是第一次直接听到被害的幸存者活生生的愤怒控诉。她越是压着怒气低着声音讲话,我们越是感到压抑。我们全身在颤抖,流下了忏悔的泪水。”

这份剪报显示,其在书中回忆了一些当时的细节——虽然有反复跟踪和侦查,但仅以“长相不好”“眼神非同寻常”逮捕,以思想不良”定罪的事件也有。被拷问者喝水到肚子胀起来,吐出来,再喝,水刑,木刀刑,火烧,吊起来,在指甲缝插入针等等。有被长官指使的,自己也实行了近十种拷问。“好难受,救救我。”之类的尖叫,嘶喊,现在仍然在耳边回荡。他说,“我在书写自己的恶行中,对这种行为的恶劣自责后悔到身体僵硬。”

“如今,土屋芳雄在儿子夫妇和孙子的陪伴下,耕种着三十余亩的田地。他坚称,‘由于中国人民的温情,我终于从内心回归到人性的表面。将我能够回忆起的罪孽写下来,是对中国人民的赎罪,也是对反战和呼吁和平的一种行动。’”

刊载在剪报上的照片中,被捆住双臂站成一排、等待枪决的中国人,在每一个人头顶上方的空白处,还写上了他们的名字。采访中,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孙宅巍告诉记者,照片展现的是日本在东北的暴行,是关于“张惠民事件”中被杀害者行刑前的照片。作为炫耀,土屋芳雄曾把枪杀前的照片寄给住在山形县的家人。

专家称填补空白

从加害者角度增加新的铁证

作为加害者,日军华中方面军所属部队的官兵是南京攻击战和南京大屠杀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战争期间,他们中间的一些官兵曾将自己在战场上的亲身经历、所作所为、内心感受以及某些见闻,以日记形式记载下来,或在书信中较多地流露出来。战后,这些日记、书信和回忆陆续被披露或出版,它们是日军在南京实施暴行的真实记录。历时十年出版的72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就收集了大量侵华日军官兵的日记、书信、回忆和证言。

但日本报纸刊载日本兵对于在中国犯下暴行的记录和忏悔的新闻稿件,这样的史料并不多见,令人触目惊心的同时更颇具价值。采访中,孙宅巍告诉记者,报道左半部分是直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涉及日军第六师团,也就是在南京受审的谷寿夫一个师团的士兵的日记,以及他对所见到的照片的描述。日记讲到对放下武器的士兵,日军对南京市民进行集体活埋、火烧、拷打、屠杀等残忍的暴行。据悉,谷寿夫的部队主要在雨花台和中华门一带作战,攻下雨花台和中华门之后,就从今天河西一直到下关,又回来住在中华门旁边,在南京待了一个星期。

孙宅巍认可其价值,“这些描述在我读到过的日本士兵的日记中还没见到过。”遗憾的是,报纸上未提及对南京大屠杀罪行表示忏悔的日本兵的名字,或许是应受访者的要求被隐去。

采访中,多位专家也向记者肯定了这份剪报的价值。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员胡卓然认为,“《朝日新闻》发布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士兵日记和照片,我个人在之前的各类历史资料里没有看到过,应该这么说,是填补了空白的。而且也是从加害者的角度增加了新的铁证。”他认为,日记是第一时间的记录,历史学界认为日记史料具有现场性、过程性、细节性、隐秘性和准确性等特征。而隐秘的特征让日记区别于很多宣传类的资料,有着更为凸显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也是新发现的这份日记史料在文献领域的价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闫春旭

校对李海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