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销完码洋超一千万“最美的书”《植物先生》是如何炼成的?|北京图书订货会

封面新闻 2024-01-12 21:58:33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在网络或者屏幕阅读盛行的时代,如何为一本纸质书最大限度赋能,使之在审美上加大分,从而提高其阅读或者收藏的可能性?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先生》系列图书在图书出版形式上的创新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案例。

《植物先生》系列将传承千年的造纸术、雕版印刷术与现代纸书结合,打通了传统与现代的壁垒。它也让一本纸质书存在的必要性提到很高的位置:调动视觉、触觉、味觉,调动五感,领略一本书的存在之美,而不只是信息内容本身。这两本书在读者群中引发良好反响。据出版方透露,截至目前,两本书的销售码洋已经超过了一千万。

书籍设计不只是漂亮封面而是从材料本身切入

“植物先生”系列的第一部,名为《植物先生:二十四节气植物研学课》,出版于2020年。从内容上来说,这是一部散文集。作者袁明华以二十四节气为纲,从身边的植物入手,写了应时而生的二十四种植物。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蜡梅、白玉兰、油菜花、桑树等,也有可能不太熟悉的植物,如无患子、黄山栾树等。

与其他植物类散文集不同的是,这本书在形式上的追求堪称极致:当你读到书中关于蜡梅的篇章,你所翻阅的纸张,就有蜡梅花的成分。当你读到梧桐那篇,纸张就带有梧桐叶的碎片。整本书拿在手里的手感非常好:书口三方磨毛边,三孔古线装订,纯天然麻绳,仿佛拿到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工艺品。这是春方与安徽宣城的纸张研发、造纸工艺师一起努力的成果。这本书被评为2020年中国“最美的书”,荣获浙江省优秀散文奖,一度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溢价销售。

3年后,“植物先生”系列第二部《植物先生:二十四节气时食研学课》)出版,作者袁明华这次介绍的是二十四种时令植食。这本书在出版时使用了手工雕版印刷,并邀请了吉林艺术学院版画系教授王岩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义时大师一起参与。

1月12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先生”系列图书分享会举行。“植物先生”的作者袁明华,雕版印刷领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义时,《中国国家地理》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责编王其进以及书籍设计师许天琪等人,一起分享了他们跟“植物先生”的故事。

不少人或许认为,书籍设计师就是给书做一个漂亮的封面或者排一个很漂亮的版式。但许天琪认为,其实不是这么简单,“设计师怎么样利用编辑思维来创作一个产品,这一点非常重要。”她坦言,当自己接到“植物先生”这个选题以后,“我就在想如何利用一个产品的理念植入到书籍设计中。书籍的立足之本就是纸和墨。从材料本身来进入创作的思路确定后,这本书的设计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如果没有艺术的价值、灵活的传播手段,科学知识很难走向大众”

“植物先生”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美好融合,让李栓科感叹,“科学跟艺术的魅力在于不仅要有科学的新发现新进展,再发现再认识,同时也需要艺术的表达。如果没有艺术的价值、灵活的传播手段,科学知识很难走向大众。”他认为《植物先生》就是这样一本巧妙传播植物学知识的科普书。

“中国的自然文学作品不多,是因为要写好自然文学,既要有文学的功底,同时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陈义时千里迢迢从扬州奔赴北京,高度评价了《植物先生》在将雕版印刷运用到现代纸书上的巧妙创意,认为这是给年轻人推广雕版印刷术非常好的案例,他还在给现场读者刷印送福,吸引了大量读者排队领取。

链接了手工艺人和新媒体从业者,颠覆图书销售模式

书萌(中国实体书店联盟)发起人孙谦担任了本场主持,他提到,“植物先生”系列是现象级的图书,其融汇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链接了手工艺人和新媒体从业者,激活了传统产业和传统纸书,颠覆了图书的营销模式。《植物先生》每年采购的手工纸就达几十万元,助力一家手工纸厂走出了经营困境。《植物先生》坚持全网不打折销售,多次加印,两本书累计造货码洋超过一千万元,渠道供不应求,网上溢价三到五倍,有书店连续三个月就靠卖《植物先生》一本书摊平所有的营业成本。“书萌”经手给全国上百家独立书店供货,销量也超过了5000册。

先知书店负责人李治华介绍,跟责任编辑王其进谈成《植物先生》全渠道包销一万六千册,只用了两分钟,而把这一万六千册卖掉,也只用了两周。之所以有这样的奇迹,是因为《植物先生》具备了科学知识载体、审美功能和独特阅读体验三个好书的要素。

(除特别备注外,图片均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提供)

0 阅读:13

封面新闻

简介:封面新闻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互联网新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