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联络员陈宏叛变,敌人利用陈宏,诱骗陈毅下山,陈毅不知情。下山时,陈毅因口渴向少妇讨水喝,少妇一句话,竟救了他一命! 这天,陈宏化装成本地农民,前去县城购买物资。就在采购途中,他遇到了旧日的长官龚楚。 陈宏并不知道,龚楚早已背叛红军,投敌当了叛徒。龚楚立刻出手制服了陈宏,将他押解到县政府监牢,开始了残酷的审讯。 在酷刑的折磨下,陈宏的意志逐渐崩溃。终于,他向敌人供出了红军驻扎地点的具体情报,其中就包括项英和陈毅此时的位置。得知这一情报的敌军司令部,决定设下陷阱,引诱陈毅下山。 如果成功,就可一举歼灭红军主力。 他们伪造了“中央特派员来信”,要求陈毅前往县城的指定饭店进行会面。同时,敌军命令陈宏按照原计划返回梅岭山区,以减轻红军的戒心。 与此同时,陈毅一直在梅岭等待陈宏的消息。 当他在指定地点收到“中央特派员”来信时,心中隐隐觉得事有蹊跷。这封信与中央工作方式不同,让陈毅产生了怀疑。为了确保安全,他决定亲自前去县城探查实际情况。 当陈毅和黄赞龙从县城撤离时,正值炎热夏日,两人都已口舌干燥。走在乡间小路上,他们发现路边有一个农家院落,就靠了过去,想问问可否得些水解渴。 院门口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农家少妇,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在喂奶。陈毅走近时,少妇警惕地抬起头打量着他们。 陈毅微笑示意,用本地话问她能否给些水喝。少妇犹豫了一下,说道:“你们最好快走,县里的气氛很奇怪,到处都在抓人......”。 陈毅心想,难道暴露了? 之后他选择带上副官黄赞龙前往县城侦察。两人假装成兄弟二人进了县城,来到指定的糖铺。一进入店内,陈毅就觉得气氛异常,里面坐着几个体型强壮的汉子,身上散发着杀气。 陈毅和黄赞龙装作无事发生,在店内四处张望。走廊尽头的房间半掩着门,陈毅瞥见里面堆满了步枪,刺刀等武器。顿时警惕之心大起,这里明显是敌军事先布下的埋伏。 意识到县城已被封锁,陈毅迅速和黄赞龙离开糖铺。他们小心翼翼地穿过街巷,终于来到县城边缘。就在这时,一名宪兵走了过来。 陈毅和黄赞龙屏住呼吸,生怕被认出。待那名宪兵走远后,二人才松了一口气,立刻循小路快速撤回梅岭。 回到驻地后,陈毅第一时间向项英汇报了县城的情况。众人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敌人利用陈宏叛变布下的圈套。 为了避免被围歼,驻地必须迅速转移。陈毅果断下令全军向西挺进50公里,占领新的根据地。同时,他强调全体官兵必须立即进行政治教育,提高警惕,严防敌人利用叛徒从内部击溃红军。 事后证实,陈宏的确在严刑逼供下背叛了组织。陈毅为年轻战士的屈服感到痛心疾首。这次事件给红军敲响了警钟,必须时刻防范敌人的政治渗透,严密监视和教育每一名战士。 这成为红军获得的深刻教训,也促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者反思如何坚定广大干部战士的理想信念,防止叛变的发生。 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历史,陈毅对那位救了他一命的农家少妇充满了感激。当年在撤离县城途中,他因口渴向少妇要水喝。少妇犹豫了一下说:“你们最好快走,县里的气氛很奇怪......”简单的几句话,让陈毅提高了警觉,躲过了敌人设下的陷阱。事后证明,正是少妇的这番朴实忠告,让陈毅化险为夷,甚至避免了红军的重大损失。 (信息源:百炼成钢) 参考资料: 1. 《中国共产党历史》:该书详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以及重要历史事件。 2. 《红色游击队的故事》:专门介绍了在抗日战争期间,红军游击队在敌占区活动的详细情况和战斗故事。
1936年,联络员陈宏叛变,敌人利用陈宏,诱骗陈毅下山,陈毅不知情。下山时,陈毅
非常盘点中
2024-01-13 14:53:08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