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淼:银行信用卡借冰雪季营销揽客,获客之后如何留住是关键

中新经纬 2024-01-17 17:52:15

中新经纬1月17日电题:银行信用卡借冰雪季营销揽客,获客之后如何留住是关键

作者董希淼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如何看信用卡蹭“冰雪”热度?

随着“尔滨”爆火,银行信用卡开展了一波“高光营销”。华夏、光大、浦发、工商等多家银行公众号纷纷发布消息,上线“冰雪”主题的信用卡营销活动。利用优惠券、抽奖、满减等优惠方式来吸引更多客户。

多家银行在冰雪季推出优惠活动,体现了借势营销策略的运用。借势营销将产品推广与近期热点事件或客户喜爱的环境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客户的接受度和购买意愿。

不过,在这些优惠活动中,更具吸引力的往往是那些能够满足客户实际需求、提供切实优惠的措施。例如,信用卡消费返现、积分兑换等活动能够直接减轻客户消费负担,提高信用卡使用率。同时,围绕冰雪季推出的特色活动也能吸引大量热爱冰雪运动的客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兴趣。

然而,对银行而言,获客并非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如何留住客户并使其成为忠实用户。因此,在借势营销获客之后,银行需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在各种场景金融中与客户建立深度连接,以此激活客户。最后,通过创新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等措施让被激活的新客留下来,增强客户粘性,成为忠实客户。这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银行在每个环节都下足功夫。

红利消失时代,银行如何留客?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部分银行信用卡发卡数量和交易金额有所下降。这一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一方面,信用卡市场已从过去的“跑马圈地”阶段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发卡量出现负增长;另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信用卡用户群体的经济状况受到一定冲击。此外,信用卡新规的出台对信用卡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这些挑战,银行需要转变思路,从单纯追求发卡量转向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全面深入分析当前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其次,针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的影响,推出更加灵活多样的信用卡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最后,全面落实信用卡新规,加强风险管理,增强合规意识,保障信用卡业务的稳健发展。

在提升客户体验方面,近年来银行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如近期部分银行对信用卡相关服务进行调整,包括完善信用卡容差服务机制、建立信用卡普卡和金卡年费补刷机制等。这些措施旨在提升服务质量,并向持卡人减费让利,使得信用卡服务更方便、更安心。相关举措不仅有助于增强客户粘性,促进客户消费,还凸显了信用卡作为小额信贷和支付结算工具的独特优势,对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信用卡在银行服务零售客户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不同的银行在信用卡发展策略上存在差异。对大中型银行而言,信用卡业务是发展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卡业务能够带来多样化的综合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等。这些收入对于银行拓宽收入来源、优化收入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但发展信用卡业务也需要量力而行,因为前期投入较大,银行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来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并非所有银行都需要发展信用卡业务,一些中小银行可能无法发行或不需要发行信用卡。

2024年,银行业面临着内外部多重变化。为适应变化,银行应动态调整战略,优化信用卡业务发展策略和业务模式。应坚持差异发展,探索客群差异化定位,并明确客户差异化准入标准。比如推出服务乡村振兴、新市民等专属信用卡,针对不同客群灵活确定信用卡透支利率。

在投入方面,银行应结合自身财务状况进行统筹安排。有条件的银行应加大投入力度,以提升信用卡业务的竞争力。而中小银行则应通过广泛合作与结盟来实现优势互补,提升产品吸引力。

在风险管理方面,银行应完善风险管控措施。这包括构建早期预警模型、完善风险退出机制,并根据实际运行效果不断迭代升级。同时,丰富信用卡不良资产处置手段。

金融科技对银行来说也至关重要。线上信用卡业务有望成为信用卡发展的“第二曲线”,因此银行应加大和深化金融科技,加快信用卡数字化转型和线上信用卡产品创新。这将有助于银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互联网消费信贷服务,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中新经纬APP)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