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清华通讯员王宪才孙晓冬
任杰,国网莱芜供电公司济南莱电新源投资有限公司稽查班电工,高级技师、正高级工程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首席技师”“齐鲁大工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带领的班组获“全国百强班组”。
从23年前初入职时的抄表工,到现在有着三十余项专利的“创新达人”,任杰凭借一股子爱钻研的韧劲,破难题寻突破,在一线走出一条电力工人的守正创新之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心求索善思考
抄表工作中发现“创新点”
“作为一名工匠,以‘十年磨一剑’的韧性,不仅要做好技术传授,更要做好精神传承,就像走进一个院子,我希望看到的不是满园盛开的鲜花,而是待栽的幼苗,我要带领大家,共同栽培幼苗,静待花开。”1月16日下午,任杰在2023年山东鲁班首席工匠、齐鲁大工匠、手造大工匠颁奖典礼暨全员创新企业发布仪式上发表匠心箴言,这段话是他在坚守电力一线23年来对“匠心”二字最好的诠释。
23年前,初到供电公司的任杰成为一名抄表工。验电、抄表、记录,每天无数次重复着这些枯躁动作,但任杰仍能从枯燥的工作中找到“创新点”。
在一次抄表工作中,任杰一只手不小心被表箱棱角划破了一道口子,顿时鲜血直流。疼痛之余,他开始考虑能不能设计一套装置,实现不开箱门就能抄表。
任杰把这件事装进脑海,得空就琢磨。有天下班回到家,任杰看着家里的小板凳突然有了灵感,他兴奋地发现,只要在电表的屁股上安一个“小板凳”,就可以实现不开门抄表。当晚,他在家里连夜制作了一个铁皮版的小板凳,第二天拿到现场进行实验,果然实现了不开门就能抄表的功能。
这是任杰工作半年后的首次创新,也正是这次小改进,让他尝到了创新带来的成就感,坚定了他“工人也可搞创新”的信念,从此与创新发明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任杰看来,创新的前提是“守正”,只有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谈创新。而在这条“守正创新”之路上,任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截至目前,任杰拥有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软著4项,市级以上科技奖13项。其中,发明专利产品——配电计量远程控制安全费控柜已在山东、河北推广应用,为企业创效达6826.65万元。
实干笃行有担当
组建“水滴创新工作室”
一朝入行,终身尽职。任杰的工作每日都要面对复杂的电路问题,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他越要迎难而上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2019年9月,任杰被调入莱芜供电中心,他注意到常庄线连续几年线损率居高不下,2019年的平均月损电量达27.3万千瓦时。这条线路沿线有137台变压器,负责9300多户的电力供应,在如此繁杂的线路上找到线损点,无疑就像大海捞针。
任杰和同事对该线路上的所有专公变计量装置进行两次现场检查和测试,依然没有发现线损点。同事准备放弃时,任杰非常坚持地要查第三次。
第三次,任杰改变了方法,从变电站出线的第一根杆塔就开始详细测量、计算,果然发现了问题,找出了线损居高不下的原因,并对线路进行针对性改造。改造后的常庄线月损电量降到了7.5万千瓦时以下,这样每年就可减少损耗电量237.6万千瓦时。
“靠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啃下了常庄线高损这根硬骨头,特有成就感。”任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说人生中总有几件值得骄傲自豪的事,这算得上是其中的一件。
这种事情做到极致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和徒弟,公司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创新氛围。2013年,任杰带头组建了“水滴创新工作室”,先后培养徒弟22名,其中8人走向公司管理层,7人成为班组长,1人获国网公司技能竞赛第一名,授课达1950学时;工作室被授予“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4项荣誉,取得4项商标和1项版权,他带领的班组获“全国百强班组”,他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创新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