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8月,杨成武带领百姓转移,可无论怎么躲避,都会遇见日军。正在大家到处寻找奸细的时候,杨成武发现一名乞丐身上有猫腻。乞丐身上有什么猫腻呢?为什么杨成武一眼就发现了他? 抗日战争时期,时常有转移阵地的事情,而杨成武将军这次就遇见了,因为他所在的位置已经暴露,杨成武当即发布命令转移阵地。 在转移前,杨成武精心规划了转移路线,将大批人马分割成多个小股,从不同方向分批撤离,减少被日军发现的概率。 当地村民得知军队转移的消息后,纷纷请求随军一起转移,不愿落入日军魔爪。杨成武考虑再三,终于同意将村民们也一并转移,没有抛弃这些无辜的百姓。 转移初期,我军虽然分散行动,但日军仍似乎能判断出大致方向,多次给我军小股部队造成重大伤亡。杨成武感到十分疑惑,明明转移路线保密得当,日军却总能差不多猜对方向。 我军是否泄露了机密?是不是有内奸暗通日军,供给情报? 这种可怕的猜想让杨成武心中警铃大作。在一个雨夜,杨成武突然向全军发布命令,要求全面清查队伍,以排除奸细的嫌疑。 第二天清晨,在一处荒村中驻扎休整的杨成武,无意中看见村口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这个乞丐表面上与其他乞丐无异,满脸尘土,衣不蔽体,两手空空地向过往行人乞讨。 但是杨成武敏锐地察觉到这乞丐神态太过从容,与四周惶惶不安的村民和疲惫的战士们大不相同,似乎对逼近的日军毫不在意。 杨成武决定亲自试探这名乞丐。他走上前去,假意施舍了几个馒头,稍微与乞丐攀谈。乞丐口中诉说的艰难生活与现状明显不符,言语中透露出许多矛盾。 杨成武立刻确信这乞丐十分可疑,极有可能就是奸细内鬼。但没有确凿证据,也不能贸然处置,必须设法逼迫他露出狐狸尾巴。 杨成武灵机一动,向全村发布新的检查令。为防奸细从体内藏匿地图或情报,这次检查要求所有人全身上下进行清点检查,连口袋也不放过。 这村民们虽然不解其意,但哪里敢违抗军令,只得一一执行。 在检查过程中,村民们口袋中无一例外都是面粉、饼干等日常食物。而那名乞丐的口袋里,却意外搜出小米和馒头。村中早已被搜刮一空,哪里还有这些东西。检查人员立刻将其控制。 内奸的身份被当场揭穿,杨成武没有留有余地,立即将奸细处决。事后得知,这奸细正是汉奸,暗中捞取好处,多次将我军转移方向暗告日军。对象已经除掉,我军的转移行动也得以顺利展开,最终军民分批成功突围,为后来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通过这个事件,杨成武的敏锐判断力和决断力也进一步得到部下的认可。我军将士和当地百姓,也更加信服他的指挥,使得后来的转移行动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次转移不仅救出了革命主力,也打通了我军与苏联红军汇合的通道,为最终击败侵华日军立下了关键一步。 (信源:百度百科 杨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