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出山,赫哲族上岸!“‘尔滨’,我们来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19 15:20:57

1月7日晚,在哈尔滨中央大街,过往游客将一位身着民族传统服饰的鄂伦春族小伙和一位小女孩团团围住,纷纷举起手机拍摄。

“你可以再唱一遍那首歌吗?”鄂伦春族小伙杜金手拿珍贵的狍角帽,望向小女孩。“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清澈的童声如银铃般动听,听着小女孩唱出自己民族的歌曲,杜金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一边偷偷抹泪,一边将狍角帽送给小女孩。

“我会好好保护它的,但是我想把它送到博物馆,让别的小朋友也能了解鄂伦春的民族文化。”小女孩说。

小女孩是哈尔滨人,而这位鄂伦春哥哥则来自千里之外的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8日,狍角帽被送到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小女孩亲手将它放在介绍鄂伦春民族文化的展台上,杜金也受邀来到现场,见证这一难忘瞬间。

连日来,哈尔滨市冰雪旅游火爆“出圈”。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北方少数民族来到哈尔滨,身着盛装,载歌载舞。

赫哲族群众带来了乌苏里江江鱼、鄂温克族群众牵来了驯鹿、鄂伦春族群众带来了珍贵的狍角帽……他们盛情向全国游客发出邀请,去他们那里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他们幸福的新生活。

“山岭上的人”走在中央大街

“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长期以狩猎为生,他们头戴狍角帽,身着鹿、狍、犴皮衣裤,脚穿狍腿皮靴,喜唱字少腔长、节奏自由的独特民歌“赞达仁”独特音乐,使用各种由桦树皮做成的器皿,与大森林同息共生。

“狍角帽是用完整的狍头皮缝制而成,保留了眼、耳、鼻等部位,不仅可以御寒,还能在狩猎时起到伪装作用。”鄂伦春族狍皮技艺传承人关红英介绍,鄂伦春人放下猎枪之后,虽然狍皮制品越来越稀缺,但是它承载的鄂伦春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各族群众欢迎。

1月11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开放,三天时间已有6000余名游客打卡狍角帽新家,其中三分之一是外地游客。博物馆门口排起了长队,很多游客拉着行李站在寒风中向馆内张望。

“这次特意带孩子来‘打卡’狍角帽,希望让孩子多了解民族文化,感受狍角帽传递的民族历史文化脉络和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温暖。”游客张静说。

随着狍角帽在网上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不少人喊话义乌,催促生产这一样式的帽子。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亮表示,没想到鄂伦春文化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目前正在申请注册狍角帽相关的商标和专利,考虑与企业合作推出用人造皮毛改制的“环保版”狍角帽。

“狍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林区,鄂伦春族传统的狩猎对象以狍为主。”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副教授包衡说,随着社会发展,上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鄂伦春族响应号召放下猎枪,走出山林迎接新生活。

“现代鄂伦春族服饰用丰富的现代纺织材料取代了过去的兽皮材料,在保留原有民族毛皮服饰的基本样式和特色外,还增加了许多服饰种类、样式和功能性,使鄂伦春族的现代民族服饰更为绚丽多彩。”关红英说,鄂伦春族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向现代转变,许多鄂伦春族群众走出山林进入城市生活。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鄂伦春族语言、狩猎、兽皮、桦树皮、歌舞、服饰、剪纸等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很好传承和保护。

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拥有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是“鄂伦春族赞达仁”“鄂伦春族兽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

“这几天的哈尔滨之旅,充分感受到了各族群众的热情和对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喜爱。”杜金说,为了回应网友关切,他连续几天白天奔波晚上直播,向大家讲述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休息不足导致杜金身体不适,嘴角也起了泡。“在哈尔滨这几天,很多热心群众送来润唇膏、热姜水还有药品。”杜金说。

“尔滨”流量溢流少数民族地区

“鄂伦春族出山,赫哲族上岸,‘尔滨’我们来啦!”看到众多少数民族纷纷前往“尔滨”打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的赫哲族群众,也迫不及待为哈尔滨旅游热“添把火”。

夜晚时分,哈尔滨百年老街中央大街华灯初上,游人们踩着铺满面包石的路面,望着街道两侧的历史建筑,一睹百年老街芳华。

晚上8点左右,在中央大街马迭尔大厦门前,赫哲族群众如约而至,诚意满满。赫哲族特色美食“全鱼宴”、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伊玛堪”……他们带来了民族精粹,向游客展现独特的渔猎文化和民族风情。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地处祖国东方,被称为“守望太阳的民族”。“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上世纪60年代,一首《乌苏里船歌》将赫哲人推向了全国人民面前,优美舒展的小调展现了赫哲人对生活的期盼。如今的赫哲人延续祖辈的渔猎生活,把生活越过越红火。

饶河县是《乌苏里船歌》诞生地,下辖的四排赫哲族乡是全国仅有的三个赫哲族乡之一。“我们坐了近10个小时的车,虽然舟车劳顿,但今天能代表我们家乡人民为哈尔滨助力,觉得十分自豪。”来自饶河县的赫哲族“伊玛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葛玉霞说。

葛玉霞携带的行李箱中有她精心准备的赫哲族小物件,要与游客们分享。“这个图腾代表着吉祥如意,这是我们的‘祥云卷’挂件,都是我一针一线缝制的。”葛玉霞说,他们远道而来,受到游客的热烈欢迎,非常高兴,想借此机会让更多的人知道赫哲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站在游客中间,葛玉霞端着料汁,邀请游客们品尝赫哲族特色美食生鱼片,向全国游客发出邀约,到家乡饶河县做客,欣赏独特的鱼皮、桦树皮制作技艺,探秘古老的赫哲族部落的神奇与神秘,感受赫哲族人民群众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欢迎到我们大顶子山下乌苏里江边做客,我亲手把乌苏里江的鱼捞上来,给你们做‘塔拉哈’、刹生鱼,江水炖江鱼特别鲜。”

赫哲族用智慧战胜严寒,用经验适应环境,用敬畏将祖先留下来的生态宝藏延续至今,他们熟知三江流域各种鱼类的特点,善于使用捕鱼工具。即便冬季乌苏里江封冻,赫哲人也能依靠经验智慧进行冬捕,在严寒中收获别样的“新鲜”。

葛玉霞所穿着的鱼皮衣是赫哲族的传统服饰,制作一件鱼皮衣需要100多张完整的大马哈鱼鱼皮,这件“可以吃的衣服”传递着独特的东方美学。饶河县所在的三江平原地区,寒冬期长,是我国最为寒冷的地区之一,这里不适于种棉麻等作物,依水而居、以鱼而生的赫哲族百姓便将鱼皮当做原料,制作鱼皮衣和鱼皮鞋。

饶河县的赫哲族民俗馆珍藏了大量古人使用过的器皿和工具。“你看,赫哲人鞋子和衣服上有一些动物图案,体现了赫哲族百姓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讲解员对着一套鱼皮衣向记者讲解道。

每到开江时节,赫哲人在下江捕鱼之前,都要举行神秘的祭祀仪式。盛大的祭祀活动结束了,丰收的日子就要来临。

葛玉霞出生在四排赫哲族乡,她说自己是听着父亲说“伊玛堪”长大的。也正是儿时的耳濡目染,让她对赫哲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情感。

“小时候每逢年节,家人相聚的时候,父亲和叔叔都要唱几段‘伊玛堪’,这种场景一直保留在我记忆当中。”葛玉霞说。她永远记得,父亲弥留之际的一番话:赫哲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能在你这一辈“断了捻儿”。

带着父亲的嘱托,葛玉霞开始翻阅大量资料,收集整理父亲说唱的“伊玛堪”。她还走访村中的老人,向同江市等地的“伊玛堪”说唱专家请教,经过不断学习和深入挖掘,她逐渐掌握了“伊玛堪”说唱技艺。

随着国家对赫哲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愈发重视,饶河县先后成立了“伊玛堪”说唱传习所、“伊玛堪”说唱艺术团,葛玉霞主动担任了授课老师,学员们没有语言基础,她便逐字教授,每个发音、每个动作她都手把手地指导。

“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我觉得我不仅在传承赫哲族文化,也是延续我记忆中的一份美好。”葛玉霞说。

卢艳华便是跟随葛玉霞学习“伊玛堪”的学员之一,也是土生土长的四排赫哲族乡人。靠着勤奋和不断练习,如今她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两部“伊玛堪”大唱、32部神话传说故事,也开始教授学员。2022年,卢艳华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她带着赫哲族人民的嘱托,将新时代赫哲人的新生活也带到了会议现场。

卢艳华说,“伊玛堪”是赫哲族独有的民间说唱艺术,被称为赫哲族历史的“活态标本”。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仅靠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正濒临消失,她要承担起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任。

“赫哲语发音独特,比较拗口,学习‘伊玛堪’更是需要反复听、反复练。”卢艳华说,早晨四五点钟她就起来练发声,白天随时随地练唱,还向赫哲族老人讨教,甚至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在唱“伊玛堪”。

就这样,在接续传承中,赫哲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赫哲文化,卢艳华和四排赫哲族乡的村民们开始谋划起赫哲族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排演赫哲族歌舞,制作鱼皮画和桦树皮画……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赫哲族乡的旅游名片也越叫越响。

因为赫哲族群众在中央大街的精彩亮相,饶河县最近多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汩汩流淌的乌苏里江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勤劳的赫哲人也是鱼类烹饪的好手,很多赫哲族群众也因此项绝活找到了谋生的新门路。临近午饭时间,鱼馆老板付玉江正在自己的饶河渔村内忙碌着,远道而来的游客正等待用餐。炖江鱼、“塔拉哈”到刹生鱼,再到汆鱼丸和鱼肉馅水饺……一大桌子“全鱼宴”陆续端上了桌,让顾客们一饱口福。靠着精湛的烹饪技艺,他将自家鱼馆经营得红红火火。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渔民,以打鱼为生,到我这辈就开始靠做鱼为生了。”付玉江说,国家安排赫哲族“洗脚上岸”,通过种植、养殖、发展旅游等多种方式,赫哲人逐步改善了生活,他是四排赫哲族乡率先开办鱼馆的人,如今已经开了30多年。每年开江后到十月份是鱼馆的旺季,一年收入十多万元不成问题。“趁着现在是淡季,我正在装修第二家鱼馆,给顾客们创造更好的用餐环境。”

“使鹿部落牵着驯鹿走来了”

“快看,使鹿部落牵着驯鹿走来了。”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悠闲“逛街”的驯鹿一登场就成为焦点,游客纷纷围观合照的同时,不禁发问:生活在北半球寒冷地区的驯鹿,怎么会出现在熙熙攘攘的闹市?

这要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说起。

中国的驯鹿原生于贝加尔湖和勒拿河上游地区,后来被游猎的鄂温克人、鄂伦春人捕获饲养,逐渐驯化成为他们生产、生活的工具。400多年前,鄂温克人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将喜食苔藓、蘑菇、野生浆果的驯鹿逐渐带到了大兴安岭东北林区,鄂伦春人使用马匹以后,鄂温克族就成为了人们口中“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长篇小说描绘的就是这个神秘的民族。

随着各民族群众的身影纷纷在哈尔滨街头出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驯鹿习俗传承人布冬霞坐不住了,在根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邀请下,同赴哈尔滨与全国各地的游客见面,将“中国冷极”的极寒冰雪与“使鹿文化”“驯鹿之乡”等名片展现给游客,把森林雪原的自然气息带到热情洋溢的哈尔滨街头。

口弦琴独特的音色在街头刚一响起,鄂温克族群众便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周围的游客纷纷跟着手舞足蹈,虽然衣着服饰各不相同,通过音律传递给各民族群众的快乐和幸福,洋溢在每一个人的笑容里。在冰雪大世界的舞台上,一首鄂温克语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引得全场喝彩。

“感受了鄂温克族的民族文化,想去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看看他们的新生活。”一位游客举起刚刚获赠的门票,对鄂温克族群众生活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变迁充满好奇。

鄂温克族分为索伦、通古斯和使鹿三支部落。新中国成立前,久居深林的鄂温克族使鹿部落以游猎为生,住着用木杆和桦树皮搭建的“撮罗子”,吃兽肉、穿兽皮,从事着单一的、丰歉不定的狩猎生产活动。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群众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在鄂温克族猎民相对集中的地区陆续为猎民建立起供销合作社、民族初级小学、结核病防治院、养兽场等经济文化和医疗服务设施,为鄂温克族猎民走出山林创造生产生活条件。

由于鄂温克族猎民游猎生活的封闭性,驯鹿种群不断退化,猎民收入得不到保障。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猎民人均年纯收入仅为1800元,饲养驯鹿约800头。这一年,根河市对鄂温克族猎民实施整体生态移民。猎民第一次住进崭新的砖房,过上了有集中供热、给排水的现代生活。

根河市为搬下山的猎民通盘设计、统筹考虑,实施了包括驯鹿产业扶持项目、旅游开发项目等,建成驯鹿改良繁育点,对驯鹿种群进行优化。2022年,猎民人均年收入约34000元,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驯鹿总数达到了1482头,实现历史新高。

年逾八旬的中妮浩老人回忆起曾经的日子,不住感慨:“住在山上,经常没有粮食吃,冬天连条秋裤都没有。”如今,鄂温克族群众住着一排排褐色双层木屋,烤列巴、做鹿皮画,很多人开起了旅游特产店、饭店、民宿,与慕名而来的天南地北游客聊天,介绍鄂温克族的文化。

“鄂温克族群众的新生活,与旅游发展分不开。”布冬霞说,相比过去饲养驯鹿作为生产工具,如今驯鹿更多作为传承民族文化以及助力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存在。“哈尔滨街头的这两头驯鹿叫‘叮叮’和‘铛铛’,是我租给当地酒店的,非常乖巧,很喜欢和游客互动,它们成了我们鄂温克民族文化的‘宣传大使’。”布冬霞说。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人物原型玛力亚·索的外孙子尤塔一直饲养驯鹿,2003年生态移民后,他把政府建造的房屋改成了民宿,让游客能够穿鄂温克族的传统服饰,吃鹿奶列巴等民族美食,全面感受鄂温克族的生活。2023年6月至10月,尤塔一共接待游客1300余人次。“有一家北京游客,跟着我去给驯鹿送食物,刚中考完的孩子因为山上没有信号而烦躁不安,我带着他一起去撮罗子里看星空,听着不时传来的鹿鸣,他逐渐变得平静。”尤塔说,这是鄂温克族祖祖辈辈的生活,虽然看着枯燥,却有着沁人心脾的魅力。

“哈尔滨旅游的火爆热潮不断,我们也想以此为契机,让更多人认识我们‘驯鹿之乡’,了解鄂温克族的民族文化。”根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刘天野向全国游客发出邀约。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