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曾经被李嘉诚寄予厚望、年赚上亿的中药生意,如今却成了被他果断“抛弃”的过去式?是资本的严格逻辑逼着他止损,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碰撞下的妥协退却?这场围绕中药、创新药与投机战略的故事,不止关乎一个企业家的选择,更是中药产业30年的缩影。
看看时间线,事情得从2000年李嘉诚的一场“大胆试水”说起。当时,他通过和记黄埔成立了和黄医药,拿出2亿港元启动资金,和国内三家中药企业合作,誓要把中药从深巷子里带到能闻见国际香水味的大舞台。
说白了,他想搞的是一场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把传统文化遗产转化成盈利机器。
这步棋开始走得还挺顺:不久后,公司旗下的上海和黄药业凭借独家“镇店之宝”——国家保密配方“麝香保心丸”,抢占国内市场,在心血管药物领域刮起了一阵东风。
有人可能会问,这药有多猛?累计销售额破百亿,光这一个配方,二十多年就给和记黄埔上交了超过3.2亿美元的股息,真是“印钞机”级别的生意!李嘉诚的中药布局进入了第一个高光阶段。但任何赚钱的生意都有两面性,尤其是当话题从“是否赚钱”切换到“值多少钱”时,从资本市场的视角看,中药板块一直是块焦虑的小饼干,说得好听点叫“稳定盈利”,说得直白点——不够性感。
资本市场低估中药价值,这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全球化的浪潮让投资者更青睐“高科技”和“国际标准”,而传统中药被贴上了“地域性强”“科学证据不足”的标签。在国际市场,消费者对中药的接受度远远低于西药,尤其是在欧美国家,部分中草药还因没有完成足够的科学认证被拒之门外。与此同时,中药研发的标准化和科学化进展又跟不上西药体系,无论是临床实验支持不足,还是疗效认定方式被质疑,都让中药企业很难站上国际资本的“价值排行榜”。
环境变了,选手自然要换打法。如何拉升资本属性成了和黄医药的一道新考题。从2010年起,公司将重点从中药业务转向了创新药研发,打破传统中成药的天花板,走上一条高风险、高回报的“科学突破之路”。这样的方向说白了就是一场豪赌,但赌局开场,李嘉诚押上了很大筹码——呋喹替尼的成功就是他在创新药领域的一个代表作。
这款抗癌药不仅拿下了国内的多个批准,还冲出了国门。在国际市场,这款药物通过了美国FDA审批,成为同类药物中被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明星选手。听起来,确实是“这盘可以整”的节奏。
但问题也来了——创新药在研发周期、前期投入、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长跑时间,直接考验企业的资金流和盈利耐心。换句话说,尽管呋喹替尼赚足了“里子”,但和黄医药短期内的账户仍没有“面子”。
资本看重的不是辉煌过去,而是确定未来。而中药这边持续低迷的资本市场表现和国际困局,成了和黄医药“壮士断腕”的理由。从2021年起,李嘉诚开始逐步剥离和黄医药的中药业务,最终在2025年以6.0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上海和黄药业45%的股权,只象征性地留下了5%。有人说,李嘉诚对传统文化的耐心,恐怕还没等到中药的“黄金时代”。
那么问题来了,他退出的这盘棋,真的是“合理且正确”的商业决策吗?有意思的是,自2020年起,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战略,一系列政策出台,让市场对中药行业有了些新期待——新的发展方向包括标准化研究提速、科技赋能中医药研发以及提高海外市场的接受度。换句话说,中药行业未来确实有可能借着这场政策红利迎来“第二春”。
如果站在行业视角,这种转机无疑为中药企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从个人决策层面来看,李嘉诚的商业操作仍然符合他的典型风格:稳健中带有敏锐,逐利不带感情。他选择放弃的,是一个短期看不到明确回报的项目,他不是一个“陪跑”的人。
围绕这次退出,公众情绪也颇为复杂。一些人认为这是资本的冷漠体现,毕竟中药不仅仅是一门生意,它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一部分人的民族情感。另一些人则持更理性的态度:如果连李嘉诚这种长期高 Returns 的高手都不得不走“止损”路线,那么对于其他资本而言,中药到底还能有多大的吸引力?
回过头来看,中药国际化的“障碍”也不能单单怪资本逐利的问题。市场的接受度虽低,但不可否认,行业本身在科学认证和研发上的滞后也贡献了不少“绊脚石”。中药要想从“国粹”变成“全球品牌”,靠的远不只是情怀营销,还需要更多的科研成果去支撑,在本质上追赶西药的效率。
至于未来,谁也说不好中药业务还能不能翻出“身价倍增”的那一页。“资本市场讲逻辑,文化传承凭情感”,李嘉诚这次选择更像是给中药下了一剂催化剂——毕竟,有舍才有拿。而中药的“全球梦”,也许还需要更多耐心和时间去兑现。
或许未来的行业蛋糕会显得诱人无比,但这次,中药注定没有李嘉诚吃第一块切好的这顿蛋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