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抢到票!”市民龚女士刚给家人发完这条消息,却发现收到的“火车票购票成功”消息中,只有始发站,没有终点站;再通过铁路12306查询,发现“抢”到的竟然是“上海至杭州”的车票;向提供代购服务的平台咨询,却被告知“平台会帮忙抢杭州至贵阳的车票,抢不到可以把上海至杭州的车票也退了,不会造成损失”。
“这样的‘抢票神器’靠谱吗?”龚女士非常困惑。
上海辟谣平台发现,春运火车票已经开售,多家在线票务平台都推出了“抢票神器”,并打出“抢不到退款”“抢不到包赔”等服务;但另一边,铁路部门再次发布提醒称,“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是中国铁路唯一官方火车票网络售票平台,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办理火车票业务”。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抢票神器”呢?乘客能用“抢票神器”吗?
理论虽然可行,实际未必靠谱
为什么想“抢”上海至贵阳的车票,却“抢”到了上海至杭州的车票?
记者调查龚女士的订单后发现,原来是代购票平台采用了分段购票的形式:龚女士拟乘坐的是上海虹桥站始发、终点为贵阳北站的车票,途径杭州东站、义乌站等多个站点;由于铁路部门会根据客流量动态调整不同区段的车票数量,所以平台的“抢票”方案是帮助龚女士购买同一车次“上海至杭州”“杭州至贵阳”这两个区段的车票。如果购票成功,龚女士可以凭“上海至杭州”的车票到达杭州,然后不下车,根据“杭州至贵阳”的车票更换座位,最终到达贵阳北站。
但在实际操作时,不仅“上海至贵阳”的车票紧张,“杭州至贵阳”的车票同样紧张。所以,平台只帮助龚女士买到了票源不那么紧张的“上海至杭州”区段车票,接下来的行程得依靠“候补票”。至于能否顺利候补,平台无法承诺。
记者比较并尝试多家在线票务平台的“抢票神器”后发现,购票时输入的个人信息与登录铁路12306所需的信息完全一致,很多平台的购票页面更是直接提醒,只有信息一致,才能提高买票效率。至于各种“抢票攻略”,本质是利用铁路12306现有的售票规则操作,并非平台独创,也不是平台从铁路12306处获得“特权”——
“超前预约”锁定的是铁路部门公开的发售时间,以便第一时间购票;
“双通道抢”是指同时关注余票和候补票;
“抢票加速”是指平台利用后台软件,及时向铁路12306发送购票需求;
“专人抢票”是指平台安排人员前往铁路12306线下渠道购票;
“多买几站”是指买目的地站点之后几站的车票,实现“买长坐短”;
“同车换座”是指买同一车次不同区段的车票,组合起来到达目的地……
也就是说,这些购票方案在理论上都可行,但最终能否买到票,仍旧与车票供需情况有关,与用户自行通过铁路12306买票没有本质差别。
某在线票务平台从业者陈诚(化名)直言,第三方票务平台并不存在“提前买票”等特权,平台“抢票”的本质仍是将用户的购票信息与铁路12306对接。当然,平台买票有一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平台对售票规则更熟悉,能全面掌握出票信息,“比如,同一车次车票在不同车站的发售时间不一样,用户需要自行检索查询,但平台可以‘一网打尽’,实现第一时间买票;再比如,在无票的情况下,用户得时不时关注余票情况,但平台可以通过后台软件时刻监控。”总体来说,平台“抢票”有成功的概率,但远远做不到“打包票”。
当心虚假营销,当心信息泄露
上海辟谣平台在调查中还发现,社交平台出现了部分打着“内部员工抢票”旗号的代购火车票服务,还有发帖者称“抢不到赔付1000元”。经调查,这类宣传大多站不住脚。
溯源发信,部分“内部员工抢票”信息,实际是“去哪儿”平台代购火车票服务的广告。
在“去哪儿”平台上,“抢不到,真敢赔1000元”的广告很显眼,但在广告旁的“活动说明”显示,不论是“真敢赔1000元”还是“‘去哪儿内部员工’加速特权”颇有水分。
其中,所谓的“真敢赔1000元”似乎是“拉人头”营销:用户需要“邀请好友助力成功”后,才能获得“抢不到赔”的权益;如果抢票失败,赔付金额取决于邀请好友用户完成助力任务的人数。记者尝试“助力”发现,实际是记者通过个人社交账号给朋友发广告,而且要好友也参与代买火车票活动;如果最终未买到票,得有5名好友参加了这一活动,才能拿到1000元赔付。
所谓“内部员工加速特权”,官方的解释更是含糊不清,只表示如果在活动期间成功出票大于等于3次的用户,可以为亲友抢票订单加速。至于怎么“加速”、什么叫“内部”,没有任何说明。
为此,上海辟谣平台试图通过“去哪儿”官方客服热线95117询问详情,却发现该热线始终称“人工客服忙”,只提供自助语音服务,无法获得回复。通过该平台APP联系“在线客服”,却被发送了一张扫码添加企业微信客服的图片,扫码申请添加好友后,未得到通过。截至发稿,记者无法联系到该平台的客服。
陈诚对此分析,“买不到包赔”等口号大多是营销套路:“一方面,用户自己买票时,如果买不到票也不用支付票款,所以平台买不到票全额退款给用户,不会有任何损失。另一方面,即便平台赔付,大部分也是平台上的各类消费优惠券,平台同样没什么损失,反而有机会促成新交易。”所以,平台推出“抢票神器”“抢票攻略”并打出“买不到包赔”等旗号,主要目的是利用人们对车票的关注,争夺客流。
事实上,铁路部门在官方提醒中特别提到,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存在一定的风险:“不仅会遭遇附加费、捆绑销售服务等‘陷阱’,还可能存在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风险。”因此,建议旅客一定要通过铁路官方渠道购票,认准12306官方网站和“铁路12306”官方APP,同时确认票款的收款方为“中国铁路网络有限公司”,避免后续如需退票、改签时无法收到应退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