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又看到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报道,很多人在吐槽鸡娃的事,当年神话一般的“别人家孩
这两天又看到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报道,很多人在吐槽鸡娃的事,当年神话一般的“别人家孩子”,最后也不过当了美国一个普通中产。
但我认为这个故事最值得大家借鉴的可能不止于此,真正的秘密,其实是二十年前大家没看懂,现在逐渐清晰的一些水面下的东西。
事实是,刘亦婷并不是因为成绩优秀被哈佛录取的,也不是因为性格特长。
因为现在回头看,刘亦婷没有高考成绩,也没有Sat成绩,只有托福成绩,而且还只是刚刚够哈佛的准申线,这样的学生说是学霸是无论如何无法服众的。
既然不是成绩,难道是艺术特长?可事后来看,刘亦婷也没有出众的美术音乐特长。
所以究竟是什么,让当年的刘亦婷在1999年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特招录取呢?
很多人其实已经猜到了,关键就在那封推荐信上,美国一位议员拉瑞给刘亦婷写了推荐信。
什么冬天捏冰锻炼意志都是假的,哈佛不是靠成绩考上的,也不是靠捏冰锻炼意志考上的,关键是美国议员写的推荐信。大部分人的疑问就此终止,许多人只会感叹一句刘亦婷运气好遇上了贵人。
但真正的秘密,现在才开始
——拉瑞的推荐信不是随手写的。
有人扒出了拉瑞当年的职务,是美国议员,那么为什么一个美国议员,会跑来中国呢?
答案是,当年拉瑞的的职务,就是负责中美交流的。
拉瑞是当年华盛顿—北京学者交流学会WBSE主席、美国律师协会中国法委员会主任、美国司法部部长助理。
拉瑞运作的项目之一,就是美国高级私立男校兰登中学和成都外国语结成对子。
“1998年3月,兰登中学一个以校长、校董会主要成员组成的十多人的代表团从美国来到成都外国语学校,对学校的教学环境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束后,兰登中学校长向成都外国语学校校长提出了希望与成都外国语学校缔结友好学校的心愿。而且在那时,兰登中学就开设了中文课。
那么,老外学中文是为啥呢?加强交流?
当年的报道里,有冰山一角,同样是去美国交流的欧鹏的报道里写过
“在华盛顿中国城宴会上,一位带着10岁儿子的女士用异样的目光盯着欧鹏说:“我的儿子正在学习中文,我让他学习中文的目的并不是我对中国有好感,而是希望他长大后能为改善中国的人权现状做贡献。”
10岁小孩说的是胡话,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但10岁小孩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胡话,就很有意思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