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春分后下起大雪,苏轼写的诗竟然还别有深意
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不满,向宋神宗上奏请求罢免王安石,失败后遭人诬陷,于是苏轼请求自己离开朝廷外放。熙宁四年(1071年),三十五岁的苏轼外任为杭州通判。苏轼上任到来后,立刻就喜欢上了美丽的杭州。又是两年,也就是熙宁六年(1073),岁次癸丑,春分已过,本该暖意融融,万物复苏,却不想一场大雪到来。诗人苏轼没有错过这样的机会,为我们留下一首诗歌《癸丑春分后雪》。只是这首诗,大家都说他别有深意,那苏轼到底写了什么,又有什么“深意”呢?
癸丑春分后雪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诗歌首联告诉我们,这样春分后还在飘扬的大雪,回省来确实少见,现在桃李已经半开,可是却遭遇这场难料的大雪,它又怎能受得了这场大雪的威力呢,恐怕要零落不少吧。
颔联又运用拟人手法,把雪赋予人的思想,他说,此时的大雪应该惭愧见到飘零地面的梅花吧,此刻它应该是会怕被认出来,它现在可不想这样见到梅花,所以不待落地,又飞起化作杨絮,漫天飞舞,似乎这样做了,就再不用去愧见梅花了。
前两联只是就眼前的雪景而写,看不出有什么过多的东西可供解读。但颈联一转,写到春神,写道造物,似有所指,被人评价为“别有深意”,大多也是针对这后两联而言。
颈联写道,东君,也就是春天的神,他本来只是掌管春天,现在却把不该他执掌的雪招来,这是故意的吧,他是不是故意施展阴谋诡计,要摧残桃李
最后尾联更似乎是有一股怨气,苏轼写道,既然春天已经无法预料,神都开始胡乱干了,那以后即使天气变暖,也得预防天气转冷,得时刻准备好腊月才穿的御寒衣物。
最后两联,看似是在埋怨批评东君和造物,却很明显的能感受到一股不满和幽怨之意,所以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这实际上就是在批评王安石的变法。苏轼认为,苏轼的变法,就是像东君故意下雪一样胡闹。尾联的“造物”有人说指的是宋神宗,这是表达对宋神宗重用王安石深深的不满。
苏轼对国君变法的态度,深入到诗歌的每一个句子,当然,如果他赞成王安石的变法,也不会现在身在杭州了。后来苏轼遭遇不幸的“乌台诗案”,说他对国君不满,从这首诗看,倒也不是完全冤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