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乎上有个女大学生提问:室友生病发烧不断的呻吟,我被吵的一夜没睡着,不想理她了,我很没同理心嘛?
问题乍一看简单粗暴,评论里也不出所料,一边倒都是骂声。
但看完题主的自白后,却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女生之所以崩溃地到网上提问,并不是因为与室友的矛盾无法解决,而是她将此事告诉妈妈后,妈妈那冷静而理智的反应。
坦白说,作为旁观者,笔者觉得这位妈妈的反馈无可指摘。
她开解女儿,室友生病了很难受,应该体谅照顾人家,不要有这么大的怨气。
一番道理讲得温和又开明,没成想一下子把女儿给惹毛了。
难道真的是题主性格太敏感,在无理取闹吗?
其实,问题的症结藏在题主最后一段话里。
不是只有动手,才叫做暴力
先和笔者一起盘一遍来龙去脉。
凌晨1点50,女生从梦中被室友吵醒。
室友白天开始重感冒,半夜发起高烧,半梦半醒一直在喊疼。
女生说室友声音很大,一直断断续续出声,让她惊醒后很久都没能入睡。
她忍无可忍地跟对方说:“你没事吧?有这么难受吗?”
室友听到后没回答,但也不再出声了。
可女生说话后整个人清醒了,一夜都没睡着。第二天状态极差,脸上爆痘,眼球也很疼。
她越想越憋屈,于是发消息给亲妈吐槽,因为在气头上,她吐槽得确实挺难听。
妈妈听后没有安慰半句,上来就是反问+批评:
“你怎么这样呀”
“她也怪难受的,你别那么说她呀!”
女儿看妈妈不理解,愈发气愤地说:
“我走,今天一天我都要离开宿舍,去图书馆了,晚上睡觉再回来。气死我了!”
眼看女儿火大,妈妈却无视她的情绪,继续输出:
“你走啥走,你往哪走啊?”
“你对人室友好点啊!你得学会关心点人啊!”
一夜没睡好,又被妈妈不由分说教育了一通,女生这才心态炸裂地到网上发泄。
其实到这时候,她早就不是因为和室友闹矛盾而痛苦了,而是走进了自己的情绪牢笼。
她不能接受的事情有两点。
首先是室友为什么不能忍忍。自己也有过高烧浑身疼痛的经历,可当时为了不打扰到其他人的睡眠,愣是一声没吭。
其次是妈妈为什么是这样的反应?
她并非责怪妈妈不肯和自己站在一边,而是不理解,明明妈妈从小教育自己要忍耐,为什么当别人生病自己被打扰,她却突然双标了?
她在最后写道:
“想当年,我六岁,被一只大蝎子蛰了脑袋,在睡梦中,我无意识的哼哼了几声,被我妈一把拽起来,劈头盖脸一顿骂。
后来在我枕头下发现了,泪目,六岁的我是如何忍住不呻吟的,还好后来发现了,要不我得被老妈揍死。”
这才是让她情绪崩溃的根源。
可妈妈也许永远不会知道,当年对女儿的几句“无心责骂”,杀伤力有这么大。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做“向攻击者认同”——被家长语言暴力攻击过的孩子,往往学到的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是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下一代。
记得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里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养成,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这段话笔者不能更同意,只有家长的改变,才能终止悲剧循环。
宜疏不宜堵
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学着与情绪相处了。
饥饿的哭闹,求关注的喊叫,受伤后的眼泪,都是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绪。
但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不能用语言表达需求的时候,如何应对这些情绪全凭经验和直觉,大多数都是糊里糊涂就过去了。
这就导致我们很少认真地思考,孩子情绪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问题?
更糟糕的是,有的家长把孩子的坏情绪通通视作不懂事,直接几句话堵回去。
殊不知,被家长暴力镇压的坏情绪,会攒成一个又一个疙瘩,早晚有一天,会成为亲子之间无法忽视的矛盾。
《少年说》里有很心酸的一幕,米粒妈至今印象深刻。
女孩小晔对着台下,半是嘲讽半是感慨地调侃道:“我妈妈的生活一定很苦吧,不然为什么她的嘴那么毒?”
比如数学考试没考好,妈妈会说:“哦吼~你真是个人才!下次再考成这样,就不用去学校了。”
小晔模仿妈妈的语气,还原了自己日常被扎心的场景,寥寥几句就逗得全场哄堂大笑,可没人注意到,台上的小晔悄悄红了眼眶。
可妈妈听了这些话没有反思,反而言之凿凿地标榜自己:
“妈妈的出发点是为了你好,想你知耻而后勇,努力成为优秀的孩子。”
可妈妈忽略了,自己几句夹枪带棒的讽刺,把女儿的倾诉欲堵了个严丝合缝,那些难堪和失望的情绪找不到出口,只会向内冲撞,让孩子遍体鳞伤。
其实,情绪就如同水流,宜疏不宜堵。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自修的一堂课就是,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再解决问题。
米粒妈前段时间看了《荒野会谈》,其中一期几位嘉宾讨论了“情绪价值”这个命题,让米粒妈受益匪浅。
节目中,沈奕斐老师提到,在恋爱关系里,一方向另一方倾诉自己的遭遇时,TA的第一需求往往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期待得到安慰。
这种安慰建立在积极倾听的基础上,要让对方感受到你在意TA的感受,理解TA的委屈,共情那份苦闷,让TA知道自己并不糟糕。
这种原则,在亲子关系中同样适用。
看过一个视频。
正是饭点,烤鱼店很忙,老板5岁的儿子自告奋勇帮爸爸上菜。
可没想到孩子端着烤鱼绊了一下,烤鱼打翻了。
儿子哭着跑回去跟爸爸认错,爸爸没有因为着急就责骂孩子帮倒忙,他第一反应是安慰儿子,告诉他鱼不重要,可以再烤一条。
客人也暖心表示没关系,可以再等会儿。
这样的态度弥合了孩子心里愧疚的裂缝,让他确认了父亲无条件的爱。
从教育效果上来看,直接地表达关心和爱,显然比拐弯抹角的贬低和批评,要好得多。
情绪疗法,言传身教
说回那个和室友闹别扭的女大学生,现在回看她在提问时的自我怀疑:是我没有同理心吗?
笔者只能很抱歉地回答,是的,你确实缺乏同理心,但那是因为你从小就没有接受过同理心教育。
因为自己小时候的痛苦被妈妈潦草地对待,所以现在的她才不懂得如何去温和地与他人沟通。
高明的父母,懂得在生活中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表达情绪。
永远不要低估言传身教的力量,父母对待彼此的方式,其实就是孩子天然的课堂。
最近笔者就看到一个言传身教的模范教材。
监控视频里,妈妈不小心把碗摔在地上,撒了一地果汁,她被吓了一跳,愣愣地站在那没反应过来。
孩子听到声音后第一个跑过来看,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是:“妈妈,你没事吧?”
很快在浴室的爸爸顶着一头泡沫冲过来了,温柔上前把妈妈拉到一边,一边安慰一边蹲下来擦拭妈妈身上被溅到的果汁,迅速收拾一地狼藉。
爸爸一边收拾一边责怪自己,说都是自己把碗放得太靠边了,才会导致意外,话里话外一句对妈妈的批评都没有,满满的都是关心。
爸爸正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告诉孩子,与这满地狼藉相比,爱人的感受更重要。
而孩子最开始的反应,显然已经体现了父母的教育成果——耳濡目染之下,他早就学会了如何在亲密关系中提供情绪价值。
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很多父母最吝啬给予孩子的。
当孩子遇到困难,陷入情绪低谷,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成功学”,也不是“方法论”,而是一碗用爱熬出来的“心灵鸡汤”——一双坚定托起他的手,一个温柔接住他的怀抱,比什么道理都管用。
同样是面对孩子考砸,有的家长出言讽刺,有的家长却暖心开解。
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从小就喜欢语文,对作文更是情有独钟,但考试时却在最擅长的科目马失前蹄。
成绩出来后,小姑娘闷闷不乐好些天,也不肯跟家长倾诉自己真实的想法。
在这时候,妈妈没有批评她,也没有粗暴地督促她再接再厉,而是写了一封信,细致又用心地引导孩子面对坏情绪。
知女莫若母,看完妈妈的信后,小姑娘就一扫阴霾,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相信这次通过妈妈的主动出击,孩子日后再遇到烦心事时不会再选择生闷气,而是会敞开沟通的大门,更好地疏导自己。
在儿童心理问题频发的当下,面对情绪、处理情绪不再是不值一提的矫情话题,而是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必修课。
正如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所说:“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
身为父母的我们,通过及时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让他们学会应对自己的情绪,早就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别的不想说,有没有同理心不需要道德绑架,但这家真没家教,女儿和妈妈对话脏话连篇,妈妈习以为常,这样的家教还能指望别的东西吗?
这故事编的!为什么说你是编的呢?因为我小时候就被母亲骂过,我高烧说胡话,她嫌我装的太过分了!那之后我再也不会跟她说我任何的事,包括我来月经都是我同学帮我买卫生纸的!因为她也没有更多的钱,但她想帮我!我用着卫生纸都绝不会找她要半毛钱!
生孩子都不让喊叫,省力气生娃用。公共宿舍不大好吧,你难受成那个样子应该打120去急诊
不舒服难受得呻吟,却被旁人吐槽吵死了,真的很崩溃
得,全世界都有错,就是小仙女没有错,不能把我的情绪照顾好,不管怎么想都是别人的错。
独生子女惯的
谁都不欠谁的,差不多就得了
编编编花篮,马兰开花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