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的形象出现在西子廊桥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春节前后,浙江杭州湖滨步行街上的西子廊桥一直没闲着,随着廊桥上的大屏一次次展开,一场场传统与现代交织、古典与潮流碰撞的演出在城市街头奏响春日序曲,行人纷纷停下脚步欣赏,直呼:“杭州也太酷了吧!”
西子廊桥原是连接湖滨步行街银泰in77A区与D区之间的一条通道,经智能化升级改造后,兼具户外大屏和空中舞台两种功能。廊桥外部装置了36块可升降的LED大屏,白天裸眼4D实景互动大屏循环播放杭州美景,晚上悬浮在空中变成梦幻舞台,“黑神话:悟空”“哪吒”“葫芦娃”等大热IP都曾登场,联合奉献沉浸式的视听盛宴。
考虑到舞台设置在户外且位于高空,为达到最佳音响效果,西子廊桥根据户外原有的空间结构进行多轮测试,力求20米以内多个方向的观众都可以听到最佳音效。此外,大屏还可以根据演出内容定制视效,实现与舞台中演员的互动。比如戏曲演员有甩袖的动作,大屏上就可以出现水波涟漪,互动感更强。
这种技术创新不仅让市民、游客多了一种出行体验,也让以往只能在剧场买票观看的戏曲、音乐会等艺术,通过新的窗口走到人们身边。
1月12日,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知音杭州”沉浸式新春音乐会在这里上演,通过唢呐吹奏、歌剧、越剧、民乐合奏等形式,增添新春的喜庆氛围。春节后的2月9日至15日,浙江省文化馆携手多家单位在廊桥奏响“文艺赋美”系列音乐会,让更多人感受音乐魅力,为杭州的城市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参加演出的就有浙江音乐学院的老师,他们表演了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段以及琵琶古筝合奏《千年等一回》等节目。
在一些人看来,歌剧多少有些晦涩难懂,如果把故事中的情境搬到熙熙攘攘的街头,会有怎样的效果?众人与“罗密欧”站在廊桥下,共同引颈仰望多情优雅的“朱丽叶”,此时,歌剧中的深情跨越语言隔阂,感动了在场观众。
饰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是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青年教师沈佳瑜、叶雯。他们刚刚结束一学期的繁忙教学,便受邀参与到这场新春音乐会中,对唱古诺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啊!先别走》。
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刘乐、杨婧也带着学生乐团今夕筝乐团与婧拢乐琵琶室内乐团,为市民、游客演奏了琵琶古筝合奏《千年等一回》。短短20分钟的表演,人们停下脚步静静欣赏观,享受这份独属于杭州的浪漫。
“相信来西湖旅游的朋友,心中都曾想起这首《千年等一回》。”刘乐说,此次,他们用琵琶、古筝等传统器乐融合摇滚乐、电子元素改编了这首经典曲目,演奏者还穿上了汉服,配合国漫《白蛇》系列电影的画面,不仅吸引了现场观众,也在互联网上获得赞誉。
当下,越来越多艺术院校的师生不再囿于校园这座象牙塔,而是作为当地文化发展的生力军走向社会舞台,在文艺赋美中获得历练,同时为当地文旅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以浙江音乐学院为例,仅2024年暑期,就有1000多名师生组成近40支文艺轻骑兵走向基层,基本覆盖浙江各地,并扩展到部分省外地区。
这种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的培养颇具成效。“在群众中表演,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人的表情,这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最大反馈。”浙江音乐学院一名参与校外演出的学生说。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