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3月中旬已经到来,全国玉米涨跌互现,似乎东北这边利好消息面正在蓄积,很多市场分析玉米转折点即将到来,现在玉米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跌幅,市场价格基本触底,月底前是否能有一波上涨行情呢?
现在从价格市场来看,通过近日的一次性储备玉米收购开始,东北很多地区的价格被政策面带动起来,但是没几天支撑似乎就没劲了,看来304万吨的玉米收购量对东北玉米帮扶目前还没有明显提振效果。3月14日,中粮公主岭黄龙涨了5厘,收购价0.84,辽宁益海嘉里涨了5厘,收购价0.845,山东容海涨了5厘,报价0.97,锦州港玉米维持在1745左右,涨了5元。就在3月15日,辽宁益海嘉里淀粉厂新季玉米收购价格上调10元/吨,潮粮单价1700,干粮单价1720。嘉吉生化新粮收购价格上调20元/吨,三等以上14%价格为1620元/吨。其他地区相对比较稳定。
从今年年后,东北方面几乎就被政策面消息笼罩,先是中储粮对东北玉米的帮扶文件,又是黑龙江玉米收购计划,再就是到现在的304万吨的玉米收购,不过真正对玉米市场有帮扶效果的还是从2月底黑龙江的30万吨玉米收购开始,再加上整个东北的300多万吨玉米收购策略的下达,收购价格略高于市场价,不过采购标准比较严。现在东北玉米贸易商活动都比较积极,似乎是看到了抄底机会,库存量近日逐步增加。至于玉米市场需求面来带的刺激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还需要后续的市场消化。
而且,今年的玉米供应层面虽说是基层余粮量维持在28%左右,加上产量减少的因素有利于价格上调,不过目前短时间内玉米消化力度比较弱,供应仍处于高位,造成基层手中无粮,市场却处于饱和的状态。现在都希望今年临储玉米拍卖能往后延伸,这样能给新玉米市场消化带来充足的时间,有利于价格进一步上涨。毕竟受到了畜牧业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的饲料玉米消化受阻,饲料加工厂采购积极性不高,南北港口玉米库存也难以消化。因此需求面短期对玉米并不友好。
总的来说,3月中旬即将过去,迎接我们的是3月下旬,对玉米来讲的确是个考验期,目前价格已经跌到极限,就剩回暖的到来,玉米涨价不仅需要政策面的支撑,更重要的是需求端的真正刺激才能带来进一步的上涨。最近的行情农粮苑预估会在稳中略涨的行情中慢慢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