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两场大考试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报考公务员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报考人数再次创造了历史新高。但是报考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却下降了,创造了近8年来的历史新低。
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们,比起考研提高学历,更倾向于选择考公捧上铁饭碗。毕竟就算是考研,学生们也不一定能拥有名校光环,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研究生也是比比皆是。
而且现在就业的风口也是瞬息万变的,不少研究生毕业的学生,自己当初本科毕业找工作时HR给出的薪资是6000元。结果现在自己本科毕业,给出的薪资反而还不如本科阶段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自然也就不想要考研提升学历了,而是将目光放在公务员的报考上。而且如果想要未来有发展,其实考公是要趁早的。
公务员“晋升年龄表”出炉,晋升要趁早,超过30岁基本没戏了学生们考公,不仅仅是看重公务员的稳定,还看重了公务员未来能有较好的发展。所以学生们才会努力报考公务员。而为什么说考公一定要趁早呢?是因为尽早考上的话,学生们未来可以有更好的晋升。
得到一定的晋升之后,学生们未来的薪资待遇还有福利待遇都会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公务员晋升不仅要考察能力,对年龄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学生们可以一起来看一看这份公务员晋升的年龄表。
从这份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刚刚入职的公务员是不能会直接晋升的。想要晋升到正科级,需要先晋升到副科级,这个年限是15年,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们在23岁的时候考上公务员,那么在成为正科级公务员的时候,也该是45岁左右的年纪了。
正科级之后就是正处级,这中间还有一个副处级。因此学生们还需要10年的时间。如果顺利晋升到副处级的位置的话,那么可能还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升级到正处级的位置。
而等到学生们真的晋升到了正处级的位置之后,年龄就已经接近退休了。所以由此可见的,公务员的晋升之路是比较长的。
所以才说学生们考公要趁早,否则等到学生们的年龄超过了30岁,那么基本上就晋升无望了。
考公要趁早,学生们有相关想法,就要早一些开始准备为什么说考公要趁早呢?首先是因为公务员的报考是有年龄限制的,一般本科学历的学生在35周岁之后就没有报考资格了,所以学生们一定尽早开始准备。
因为竞争力比较激烈,所以考公的难度是不小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很难备考一年就顺利上岸,基本上第一年都要多了解多积累,在第二年上岸的情况比较普遍。
所以早一些准备,尽可能在35周岁的时候上岸,避免之后没有机会再报考了。其次是考公是有很多岗位限制的。有的专业有专业限制,有的岗位限制只有应届毕业生才能报考,还有的岗位有学历的限制。
三不限的岗位其实并不多。哪怕是有三不限的岗位,报考的竞争力更高,学生们成功上岸的几率也比较低。因为种种报考限制,学生们要尽可能的提前开始准备,这样上岸的几率才会更高。
最后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个人发展问题。学生们在30岁之前进入岗位,那么晋升的可能性还比较高。但是如果等到30岁之后才上岸,可能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