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控制摄影时的动感与静止?

楠池娱乐 2021-08-31 18:26:39

摄影中控制动感与静止,主要依靠"快门速度"。

我们都知道摄影曝光三要素是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这三个要素除了保持正常画面曝光度外,还各有各的作用。其中,负责让运动物体凝固与运动模糊的就是快门速度。

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快门速度越快,被拍摄的运动物体就越容易被凝固,快门速度相对较高的时候,运动物体就会被凝固地越实,如果用较低快门拍摄运动物体,则很容易模糊掉,产生运动模糊,快门速度越慢,就越容易产生较明显的运动轨迹。

比如我们拍摄跑动的小孩子,如果使用1/30秒的快门速度,显然是无法将小孩子运动动作凝固住的,很容易造成主体的模糊,如果我们使用1/1000秒的快门速度,就能把小孩动作凝固结实。

拍摄体育运动,更是同样需要用非常快的快门速度凝固运动员的精彩动作瞬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快门速度同时也是平衡曝光的重要因素,很多初学者在拍摄照片时使用自动曝光或者光圈优先的时候,经常纳闷为什么拍出的照片是虚的,这就是因为在光线不佳的时候,当固定了光圈和感光度的情况下,快门速度就会自动降低来平衡曝光,发生了手抖或者被摄主体运动的情况,就很容易把照片拍糊了,这个时候通常需要增大光圈或感光度,让快门速度保持在相对较快的范围内,才能确保抑制手抖和被摄物体的运动,让照片更清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要故意使用慢速快门来拍摄一种运动感,或者记录主体运动轨迹。比如经常有使用慢速快门,来拍摄夜晚街上车灯的光轨。

拍摄因流动而虚化模糊成丝绸般的溪水。

拍摄烟花绽放的过程。

这都是慢速快门的应用场景。一般需要使用三脚架稳定照相机,使用较长时间的曝光,根据题材的不同,需要将快门速度设置在几秒到几分钟不等来实现相应的效果。

另外一种快门应用的技巧就是产生运动动感效果,通常用来拍摄出主体的运动速度感,比如拍摄赛车、赛艇、自行车、短跑等运动,让主体保持相对清晰的成像,而背景部分呈现出一定运动模糊轨迹的形态,凸显主体的速度感。这种就需要一定拍摄技巧了。需要相机镜头在摇动中跟随运动主题拍摄,摇动的速度需要与运动主题完全同步,同时快门速度设定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值,比如1/20秒、1/30秒等,一般不超过1/60秒,不能过低,因为要保持主体的相对清晰成像,也不能过高,过高会凝固背景,无法产生运动速度感。这个拍摄过程一般使用连拍,自动追焦,拍摄时需要保持相机运动的平稳,打开防抖系统,或者在三脚架上完成。

0 阅读: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