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品种优选,南方夏季养殖经,转行青年养鸵鸟,通风降温有诀窍
在养殖的世界里,鸵鸟这种动物如今受到不少人的关注。鸵鸟体型巨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成鸟身高可达2.5米左右,雄鸟的体重能达到150千克。鸵鸟有很多独特的价值,它的肉富含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是一种健康营养的食材;鸵鸟皮坚韧、柔软且富有韧性,可以用来制作高档皮具;鸵鸟蛋也很有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蛋,蛋壳厚实,一个鸵鸟蛋的重量大约是普通鸡蛋的20倍。
在南方,夏季的高温对于养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这时候养殖鸵鸟,通风降温就成了关键问题。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转行青年的故事,他是湖南的一个年轻人,以前在城里打工,感觉工作既辛苦收入也不稳定,后来就想到了回老家养殖鸵鸟。他刚开始的时候完全是个门外汉,只知道鸵鸟好像好养活,没考虑到南方气候的特殊性。
南方夏季气候湿热,这种环境下鸵鸟很容易出现中暑、生病等情况。就说通风这个问题吧,如果通风不好,鸵鸟待的圈舍里就会又闷又热。我有个朋友在广东养殖鸵鸟有一段时间了,他就给我分享过他的经验。他说南方夏季的温度经常能达到30多摄氏度,甚至有时候会超过35摄氏度。在这样的温度下,如果只是靠自然风来给鸵鸟降温,那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先来说说鸵鸟的养殖场景。在一些养殖场,如果是集中养殖鸵鸟的话,那就更需要科学的通风降温设计。比如说,圈舍的大小和布局就很有讲究。如果鸵鸟的数量比较多,圈舍又不够宽敞,鸵鸟之间的空气流通就会很差。而且鸵鸟很爱活动,活动空间狭小的话也会影响它们的健康。
在我老家河南的一些农村,也有个别农户散养鸵鸟的。他们虽然散养鸵鸟,但是到了夏天也会犯愁。因为散养的鸵鸟虽然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但是同样面临高温和通风的问题。有位大哥跟我说,他之前散养鸵鸟的时候就发现,夏天的时候鸵鸟的活动量明显减少,而且蛋的品质好像也不如以前了。
那对于南方夏季养殖鸵鸟,通风降温有哪些诀窍呢?首先就是要合理设计圈舍的朝向和通风口的位置。就拿在云南养殖鸵鸟来说吧,云南夏季也不是特别凉快,我认识的一个养鸵鸟的农户,他把鸵鸟圈舍的长边设计成南北朝向,这样在早上和傍晚的时候,南北通透,能够有较好的自然风进入圈舍。而且他在圈舍的两侧都设置了通风口,高度有不同的差异,这样可以形成空气的对流。
除了圈舍的设计,在鸵鸟的周围种植一些植物也有助于降温通风。这里就涉及到不同绿植品种的选择。我给大家说说几种绿植。比如鸡蛋花,它比较耐热,在南方广泛种植,它在生长过程中可以通过蒸腾作用调节周围的小气候,不过它的根系相对不是特别发达,种植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破坏鸵鸟圈舍的地基。还有簕杜鹃,这种花很漂亮,它对湿热的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强,枝叶比较茂密,在鸵鸟养殖场种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遮挡阳光,减少地面温度的上升,并且它的枝叶摆动能促进空气流动。再比如说三角梅,它花朵艳丽,在阳光强烈的时候能够遮挡一部分热量,不过它在开花期需要比较多的水分,种植的时候要注意浇水。另外还有狗牙花,它四季常绿,叶子比较厚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阳光直射,并且狗牙花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可以在短期内形成一定的绿荫效果。最后是大叶榕,它是一种比较高大的树木,在鸵鸟养殖场边缘种植大叶榕的话,它茂密的枝叶可以起到很好的遮荫作用,不过它的根系非常发达,种植距离圈舍要合适,免得树根对圈舍造成影响。
再回到那个湖南转行青年养殖鸵鸟的例子。他在了解了这些通风降温的方法之后,对圈舍进行了改造。他在圈舍的屋顶安装了遮阳网,夏天的时候把遮阳网拉下来,就能有效地阻挡阳光直射。同时,他还按照前面提到的植物布局,在鸵鸟圈舍周围种上了鸡蛋花、簕杜鹃等植物。经过这些调整之后,他发现鸵鸟的状态好了很多,产蛋量也稳定了。
在这3年的养殖过程中,他还总结出了一些其他的经验。比如说在2个月大的鸵鸟幼崽养殖方面,南方的湿热天气容易导致幼崽生病。他发现给幼崽提供干净、干燥且通风良好的小空间很重要。在小空间里,他会放上一些干草,既能让鸵鸟幼崽保暖,又能起到一定的干燥作用。而且他还会定期检查小鸵鸟的粪便,一旦发现异常就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养殖场的鸵鸟而言,饲料的选择和供应在南方夏季也是个挑战。因为高温可能会使饲料变质得更快。在湖南这个地方,他就和当地的饲料供应商协商,要求每天新鲜送饲料,并且调整了饲料的配方,增加了青饲料的比例。他发现,像空心菜、南瓜叶等南方的常见青饲料,鸵鸟很喜欢吃,而且这些青饲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鸵鸟所需的维生素和水分。
在养殖鸵鸟的过程中,疾病预防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南方夏季蚊虫比较多,一些疾病就容易通过蚊虫传播。有一个北方在南方开养殖场的老板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从山东来,一开始不了解南方的病虫害情况。有一次他的鸵鸟得了皮肤病,就是被一种南方特有的虫子叮咬后感染的。后来他咨询了当地的兽医,开始定期给鸵鸟舍周围喷洒驱虫药水,并且加强了对鸵鸟舍的清洁消毒工作。
还有一些养殖户会面临鸵鸟应激反应的问题。比如说,当有陌生车辆或者人员靠近鸵鸟养殖场的时候,鸵鸟可能会受到惊吓。在江西的一个鸵鸟养殖场,每当有这样情况发生的时候,鸵鸟就会出现乱跑、不吃东西等现象。养殖户发现,通过逐渐让鸵鸟适应外界的一些正常动静,比如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有人在养殖场周围走动,但并不打扰鸵鸟,慢慢地鸵鸟对应激的反应就减轻了很多。
在鸵鸟养殖的时间跨度上,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养殖策略。对于1年左右的鸵鸟,它的体型已经开始长大,需要更多的活动空间。在广西的鸵鸟养殖场,养殖户会把在这个阶段的鸵鸟分散圈养,让它们有更多的活动机会。同时,这个时候也是鸵鸟长羽毛比较快的时期,要保证饲料中有足够的营养物质。
而在3年左右的成年鸵鸟,繁殖是很多养殖户关注的重点。在海南的鸵鸟养殖场,由于气候炎热潮湿,繁殖期的鸵鸟需要更加舒适的养殖环境。养殖户们会把产房设置得更加通风凉爽,并且在这个时期会密切关注鸵鸟的健康状况,确保繁殖顺利进行。
这里还有个关于养殖场的成本控制问题。在南方养殖鸵鸟,通风降温设备的投入和电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一个福建的鸵鸟养殖户就一直在摸索节能的方法。他发现,利用太阳能风扇在一些时段进行通风降温是个不错的办法。在上午和下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太阳能风扇可以正常运转,到了晚上,气温稍微降低一些,就可以关闭风扇,这样既保证了鸵鸟对通风降温的需求,又能节省不少成本。
我们还可以从鸵鸟的转行养殖背景来看看。像那个湖南的转行青年,他之前在城里打拼多年,没有太多的积蓄。后来看到家乡有发展鸵鸟养殖的机会,就想试试。他刚开始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资金不足、技术不懂。但是他没有放弃,通过向当地有经验的养殖户请教,参加一些养殖培训课程,慢慢地掌握了鸵鸟养殖的门道。
在鸵鸟养殖的收益方面,虽然鸵鸟养殖有很好的前景,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湖北的一个鸵鸟养殖场,前两年的收益并不是很理想,因为鸵鸟的生长周期较长,养殖规模还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经济产出量。但是到了第三年,随着鸵鸟数量的增加和养殖技术的提高,收益开始稳步上升。
在南方夏季养殖鸵鸟,虽然面临着通风降温等诸多挑战,但也有着很多机遇。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特色皮具的需求增加,鸵鸟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不过,要想真正在南方夏季养好鸵鸟,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那我这里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们看来,在南方夏季养殖鸵鸟,是应该更注重养殖技术的提高呢,还是应该在养殖设施的投入上加大比重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