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法院以7:1的悬殊票比裁定韩德洙弹劾无效,8名法官中仅1人支持弹劾,2人选择沉默。裁决书指出,韩德洙虽在尹锡悦实施戒严期间存在程序瑕疵,但“未达到罢免标准”。法律界普遍认为,指控缺乏韩德洙直接参与违宪行动的证据,且其曾试图劝阻尹锡悦的举动成为关键减责因素。
这一结果暴露出韩国司法系统的深层博弈。宪法法院9席法官中保守派占据5席,自由派仅存3席,1席空缺未补。保守势力主导的审判庭在裁决中刻意淡化韩德洙与尹锡悦的政治捆绑,被在野党批评为“选择性司法”——同一法院以相似理由驳回了对前法务部长韩东勋的弹劾。
民调机构Realmeter数据显示,68%的韩国民众支持弹劾尹锡悦,其支持率已跌破24%。但激进保守派选民仍构成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组织“爱国者联盟”,宣称将“用生命捍卫总统”。这种民意撕裂迫使宪法法院在法理与政治现实间走钢丝。
宪法法院当前对尹锡悦弹劾案的审理已拖延97天,远超韩德洙案的63天周期。法律专家指出,审判庭可能在等待内乱罪庭审结果——若刑事定罪先于弹劾案宣判,司法系统可借“技术性理由”回避政治审判。这种策略虽能暂时维稳,却可能加剧公众对司法独立性的质疑。
韩国政坛的震荡折射出更深层的制度困境。自1987年民主化以来,总统弹劾机制共启动3次,成功率高达66%,但每次弹劾都伴随社会剧烈动荡。如今尹锡悦案或将开创“刑事定罪倒逼弹劾”的先例,这种司法与政治的交叉打击虽具创新性,却可能使韩国陷入“无休止政治清算”的恶性循环。
随着4月国会补选,共同民主党与国民力量党的角力进入决胜阶段。无论尹锡悦能否逃脱弹劾,韩国政治生态的修复之路都将漫长而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