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身边分裂型人格的朋友

法律那些事儿 2023-08-05 07:11:55

注意身边的分裂型人格的朋友

这儿所说的分裂型人格的具体表现就是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她(他)说的话言不由衷,行动与内心相悖。

这类人诸位身边就有,同这类人打交道,应该要慎重,做到“话到嘴边留半句,逢人只说三分话”。

历史上有没有这类人呢?应该有。

小人物有很多,大人物也有很多。

说说蒲松龄吧,最近刀郎成为最火的明星就是因为改编了《聊斋志异》的一篇文章成为自己的歌词。

蒲松龄说白了就是有点分裂型人格的人。

现实里的蒲松龄热衷于功名,恨不得立刻就金榜题名,他对科举考试可以说是矢志不移,为了尽快通过科举考试,写下了如下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然而,科举考试中的蒲松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直考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没有中举。

可以看出,蒲松龄对仕途功名可以说是多么的迷恋,对科举考试多么的热爱,可以说是爱死了。

然而,由于自己的屡屡落榜,蒲松龄由爱生恨,利用《聊斋志异》的故事来表达内心的愤懑不平。

他把很多学富五车不得志的考生当做正面形象来塑造,把那些中举的都写成人渣混混。

总之,《聊斋志异》主观色彩是很重的。当然体裁是小说,小说是允许艺术加工的。

这儿,大家就奇怪了,为啥《聊斋志异》里的蒲松龄和现实生活中的蒲松龄对待科举考试的态度截然相反呢?

这就是人格的两面性,双重性。

身边的同事有没有这样的呢?

这儿聊一个身边的故事。

本单位有一个同事,在单位大庭广众之下,对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领导的领导艺术赞不绝口,几乎对本单位爱死了,甚至于听他的口气为了本单位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

与此同时,该同事对另一个公认的模范单位进行了批评,对单位建构,管理松懈,领导方法陈旧等等进行了分析。

然而,孩子小学毕业要读初中,该同事把自己的孩子想办法弄到他经常批评的学校去就读了。

这就是分裂型人格,这类人不仅仅要听其言,最关键的是观其行。

2 阅读: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