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的大一统到魏晋南北朝的大纷乱,于当时的人是战乱是民不聊生,于文化是交融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他们一方面影响中原文化,一方面也被中原文化影响。这种融合,多少曾经雄霸天下的民族都不见了,都汇入中华文化中。
首博“锦绣中华——古代丝织品文化展”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见到了在织绣服饰上的“乱花渐欲迷人眼”,各种改变、各种传承、各种融合。
南朝 头戴巾帼陶女俑。
从这件陶俑可以看到巾帼,也可以看到女性服装的改变。巾帼是头上的织物饰件,汉以前男女均可佩戴,汉末魏晋逐渐称为女子专用头饰。后来成了形容女性的词语,比如巾帼英雄。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南下,民族之间进一步交融,汉民族深衣发生了改变,女性服饰在承袭秦汉深衣的基础上,上身吸收了北方民族服装的特点变得贴身,形成上俭下丰的款式。
北魏 素绢合欢裤。
北魏改革,推行内地汉文化并改变服装规则。农耕区的服饰与汉民族几乎无异,向宽大典雅形态发展。合欢裤即左右两片相连而成。这条由矩形布料拼接的裤子,尽量节制地裁剪布料,体现了传统“惜物”的造物观,同时又最大限度的满足功能需要。
这件裤子怎么穿?一条是裤腿要穿进去,另一条裤腿是绑的。
前凉 彩色织成履。
前凉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都城设在今甘肃武威。这样一个地理位置使得前凉成为既接受到内地文化又接触到西域文化的地区。这双鞋,既有汉字又有不同于中原地区的纹样,就是文化交流的一个证明。
魏晋南北朝 黄地几何动物纹锦马面罩。
马面罩用织锦制成,用于装饰仪仗用马匹。图案由呈带状排列的花卉和绿色对鸟构成,这种相对的鸟与西亚和中亚的对鸟、对兽形象有一定联系。
魏晋南北朝 几何填花吉字纹锦。
这件是中原纺织从经线显花到纬线显花的实例。汉锦西传,内地传统技术生产的平纹经锦(由经线显花),被西北地区的工匠 进行仿制,由于受中亚纬锦的工艺影响,生产出了平纹纬锦(由纬线显花)。多数平纹纬锦属于北朝晚期。纬锦的出现是纺织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逐渐成为后世的织绣主流。纬锦的织机利于控制图案的换色和细腻形象的表现,为精美的唐代织锦奠定了技术上的基础。此锦有两个主题纹样,一是几何化的六瓣花,另一个莲座双翼树纹中填充“吉”字纹。双翼纹在萨珊波斯艺术中十分常见。
北朝 车马出行图织锦。
此织锦以人物车马出行为主题,在如意云纹之间表现成队出行的车马仪仗,形象与内地汉画像石所刻图案风格、服饰和车马具接近,可能表现的是汉代出行的场面。
魏晋南北朝 楼堞对兽纹锦。
楼堞纹,织物或刺绣的图案是由一个单元循环往复组成的。魏晋前后出现的“楼堞”式构图在希腊、罗马艺术中较为普遍。随着思路的开通,东西文化的双向交流,带着西方拱券、柱式的楼堞纹样进入中原,与云气纹结合,成为“涡云式云气纹”。
北朝 骑士对兽纹锦。
北朝晚期至唐初 红地小窠对兽纹锦。
此锦为斜纹经锦,是北朝时期出现连珠纹团窠装饰的见证。
北朝晚期至唐初 褐地对鸟对羊灯树纹锦。
魏晋南北朝 红地双珠团窠富贵对兽纹绮。
推荐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