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冷知识——陕西宝鸡

谁的情感大放送 2025-03-22 14:50:40

陕西宝鸡。

单独聊起这座城市,或许很多人会觉得陌生。

但是如果我提到春节期间热映的两部电影,大家应该会联想到什么。

从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结尾,姬发纵马雪龙驹一路驰骋返回西岐,再到春节上映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的人神大战以及《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故事背景,你会发现这一切都在围绕着那片朝歌将暮、周原龙兴的西岐之地。

而如今的西岐,早已从神话与史诗的峥嵘光环中“出世”,以“宝鸡”之名,“入世”为一座名字可爱的祥瑞之城,依偎在秦岭的怀抱中。

除此之外,宝鸡还是一个越挖越有的地方。

14年的时候评选“最中国十大美食城市”,她把西安PK下去;20年选“中国最具性价比旅游城市”,又把一堆网红城市挤在身后,排在第一名。

虽说这些榜单对旅游的推动效果有限吧,但至少宝鸡的好吃+好玩都有目共睹!

按照惯例,在开聊冷门目的地之前我先给大家明确一下宝鸡的位置。

宝鸡在哪儿?陕、甘、宁、川、豫五省通衢。

再往前推,这座渭河平原上2000多年的历史名城,同样也是中原、西域、巴蜀互通有无的枢纽。

不仅如此,宝鸡其实也是个“小城大国宝”的地方。

就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有镇馆之宝「何尊」来说,最早的“中国”表述,就是出现在「何尊」的铭文上。

当然,除去以上的“光环”,这座城市也是极好吃的。

不夸张的说,我们之前在西安打车的时候,师傅听说我们的第二站是宝鸡,连想推荐的面馆都闭口不提了,直接说让我们到宝鸡去吃面,这含金量应该可想而知了吧。

所以,今天的内容就是宝鸡的游玩攻略!

我这次在宝鸡总共待了两天,路线我放在下面大家可以做下参考~

day1: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华石鼓园-陈仓老街

day2: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金台观-西府老街-永兴巷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免费参观)

讲宝鸡怎么玩,第一站必须打卡青铜器博物院。

青铜器博物院依托这片文化沃土,于1998年建成开放,主体建筑犹如青铜方鼎拔地而起,平台之上的五面铜镜雕塑暗合周秦文化中“以镜鉴史”的深意。

这里是全球收藏周秦时期青铜器数量最多、等级最高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三千年前周秦文明的见证地,更是一部用青铜铭文写就的“中国史书”。

我想应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宝鸡一直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吧。

在我细细盘了一遍之后我才发现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还真不是一星半点。

自西汉至今,出土青铜器就超过2万余件。

其中像是大盂鼎、毛公鼎等百余件文物更是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而在馆内出土的在众多国宝中,1963年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当属是最为耀眼的。这件高38.8厘米的酒器内底122字铭文,不仅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的重大史实,更出现了现存最早的“中国”二字:“余其宅兹中国”。

这个“中国”指洛阳盆地,虽地理概念与今不同,却让现代人触摸到“中国”称谓的文明源头。其饕餮纹与浮雕工艺,更展现了西周青铜铸造的巅峰技艺。

馆内通过四大常设展览系统诠释青铜文明,我先简单给大家概括一下,如果有格外感兴趣的,可以在这个展厅内多做停留。

《青铜铸文明》展厅以时间轴呈现从夏商到战国的青铜器演变,商代兽面纹方彝的狞厉之美与西周逨盘的典雅纹饰形成鲜明对比。

《周礼之邦》专题展中更多展现的是折觥、卫盉等礼器实物,配合多媒体动画,生动再现了“列鼎制度”“乐悬制度”等周代礼制。

《技艺之光》通过青铜范铸工艺场景复原,可以让大家更直观了解“陶范法”铸造流程,感受古代工匠“一模一世界”的智慧。

《多元对话》着重于展现创新呈现青铜纹样在当代设计中的转化,让古老纹饰与数字艺术碰撞出新火花。

这座用青铜讲述中国故事的博物馆,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密码,等待世人解读华夏文明的深层基因。当阳光透过穹顶洒在斑驳的铜绿上,仿佛能听见古老编钟传来文明的余韵——那是周秦先民留给我们的永恒回响。

就像去了成都可以顺便去看看三星堆,去西安也值得专门去宝鸡看看何尊。

宝鸡其实还出土过很多重磅文物,像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的石鼓,也是这里出土的,不过就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了。

中华石鼓园

逛完博物馆可以顺道上山看看中华石鼓园,同样也是宝鸡的文化地标之一。

石鼓阁因园内出土的“陈仓石鼓”(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而得名,阁内陈列有石鼓文化相关的文物和史料,也是了解先秦文化、汉字演变和石鼓传奇的重要场所。

不过我们这次去的时候石鼓阁因检修并没有对外开放,只能在周边逛逛,大家去的时候可以提前查询一下,跑空就不好了。

但好在园内本也是风景宜人的地方,侧边有一条山路,走到山顶便可俯瞰宝鸡市区和蜿蜒的渭河,景色也是十分壮丽,与此同时也是当地朋友们日常徒步散心的好去处。

陈仓老街

结束青铜器博物馆和石鼓阁的行程,走走就能到陈仓老街。

这条街和西安的袁家村差不多,都是改建过的仿古商业街,饭店小吃很多。

而且因为宝鸡本身也不是什么旅游城市,在逛的还是以本地人为主,价格和味道都不会太坑人,图省事也可以来逛逛吃吃。

我们在这里吃了扯面和肉夹馍,个人感觉味道都很不错。很有陕西的风味。

尤其是这个扯面我要重点说两句。

虽然很多地方都有扯面,但宝鸡人有臊子和油泼辣子的优势啊,做出来的面味道重、调味香,所以即便宝鸡流派的扯面把店开到外地去也是特别吃得开。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门票50元)

上文我提到宝鸡的历史深厚,殊不知这里还是中国近代工业内迁的重要见证地,也是抗战时期西北地区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

像我这次去的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就曾是申新纱厂(现为宝鸡申新纱厂旧址)的核心区域,这里保存了大量抗战时期的工业遗迹,包括窑洞车间、薄壳厂房、办公楼等建筑,也被誉为“中国抗战工业的活化石”。

要说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中最值得参观的大概就是这个窑洞车间了。

抗战时期为躲避日军轰炸,申新纱厂在长乐塬山崖上开凿了24孔窑洞作为生产车间,总长1.75公里,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窑洞工厂”。

内部陈列老式纺织机械、历史照片和工人生活场景复原,也再现当年生产场景。

不得不说对于我这种95后而言,看到这样的场景真是既陌生又觉得震撼,连想着当年的烽火连天,也深感现在的幸福生活当真是来之不易。

参观完窑洞可以再去参观下园区内的薄壳厂房。

据说厂房在建造之时采用的是独特的薄壳结构,也就是单层砖拱屋顶,这是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典范,很值得一看。

金台观

金台观始建于元末明初,最初为道教全真派宫观,因地处“金台”而得名。

相传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曾在此隐居修炼,并留下“神锄定柱”“翻耳瓦罐”等传说,金台观因此声名远播。

走进道观之中可以发现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风格,融合道教文化与关中建筑特色。飞檐翘角、琉璃瓦顶、木雕窗棂等细节精美,十分具有典型的北方宫观风格。

登顶后会发现金台观沿陵塬山势逐级升高,形成三进院落,同时也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思想。

总的来说这里绝对是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宗教艺术于一体的好去处,无论是探访张三丰的传奇,还是感受古建筑的静谧,都值得细细品味。

西府老街

逛完了两处景点之后我和小赟也是饥肠辘辘,就直接打车前往了西府老街。

西府老街虽是新修,但它却把散落民间的老味道、老手艺、老腔调都攒在了一处,从清晨第一笼甑糕出笼到深夜最后一盏灯笼熄灭,这儿总能用最朴实的烟火气,喂饱游人的胃,也熨帖着归乡人的心。

走进青砖灰瓦的仿古街区,最勾人味蕾的当属地道的西府小吃啦!

岐山臊子面讲究“薄筋光、酸辣香”,六种臊子熬成的红油汤底配着手擀细面,吃完记得留口汤“福气长”。想吃凤翔豆花泡馍得赶早,现磨豆浆烫出的嫩豆花,掰上麻花馍浇勺油泼辣子,暖胃又解馋!

入夜后灯笼亮起,粉汤羊血、擀面皮、醪糟元宵的香气混着秦腔老调飘在风里,这时候端碗削筋面蹲在八仙桌旁,看皮影匠人指间翻飞,恍惚间就跌进了百年前的市井烟火。

吃饱喝足后还可以拐进老茶馆听一段西府曲子,这时土陶罐里煮的泾阳茯茶最能刮去满腹油腻,真是羡慕宝鸡人的生活呀。

永兴巷

宝鸡的最后一站我选择了永兴巷,这里应该是宝鸡最有市井气的地方了。

这里有天不亮就支起来的菜摊,油茶麻花的香气也混着菜贩的吆喝往人鼻子里钻,老王家豆沫包子铺前永远排着队,面皮子蒸笼掀开时腾起的热气能糊人一脸。

顺着青苔斑驳的墙根溜达,铁匠铺叮叮当当打镰刀的声音和隔壁裁缝店老式缝纫机的咔嗒声混成交响,杂货店门口的竹筐里堆着新编的笊篱、麻鞋底,拐角修表匠的玻璃柜里还摆着上世纪的老座钟。

建议大家可以起早去,逛到晌午直奔老吕家油糕,焦糖色的糖糕咬开淌着滚烫的红糖汁,配碗隔壁的荞面饸饹才算圆满。

还有巷尾那家三十年的酱肉铺子,油纸包好的猪头肉能香透三条街,玻璃罐里腌的浆水菜酸得人直咂嘴,买回家拌面最是开胃了。

说实话,永兴巷不像新建的仿古街那么齐整,墙皮剥落处露着夯土,电线杆上缠着牵牛花,可这份粗粝里裹着老宝鸡的魂儿——在这儿花十块钱能吃出满汉全席的满足感,转角遇见的每块砖都刻着时光的包浆。

宝鸡的攻略写到这里也就告一段落了,但宝鸡的美好还远不止于此。

之后还会再给大家更新宝鸡美食版2.0,同样也欢迎本地土著在留言板处做补充~那我们就下次再见啦!

/交通贴士/宝鸡暂时还没有民航机场,我想通常外省游客玩宝鸡都会搭上西安一起的吧?从西安到宝鸡的高铁最快只要45分钟,每天班次很多,当天往返也完全ok。/住宿推荐/宝鸡的中端酒店品牌还挺齐全,最好的应该是皇冠假日了,边上就是商区,离景点也不远,平时也就300出头,性价比很高。

1 阅读:205

评论列表

秦岭

秦岭

2
2025-03-24 05:23

历史上的西岐是宝鸡吗?

谁的情感大放送

谁的情感大放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