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军:“抗癌成功第一人”,从癌症晚期到肿瘤消失,他做了什么

又绿评历史 2024-01-24 20:01:3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他是作家凌志军,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我国“抗癌成功第一人”。

据2020年数据调查统计,这年我国因癌症死亡的人数高达305万,癌症俨然已经成为国人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可有这样一个人,他肺癌晚期,却站在了死神的对立面与病魔持续斗争,最终成功康复。

从癌细胞遍布到全身,再到癌细胞缩小消失,他的事例鼓舞着万千抗癌家庭,给了他们直面癌症的勇气。

幼年坎坷却成为记者

1963年12月24日,凌志军出生在上海的一户体面的高知家庭中。

凌志军的父亲凌建华是一名《人民日报》的记者,曾经在多家知名报社工作过,比如《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因为父亲的记者编辑工作,凌志军原本的家境还比较富裕,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的父母,更是支持凌志军多方面发展追寻自己的理想。

于是小小的凌志军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偶像——他的哥哥。

凌志军自小就展现出了对物理化极高的兴趣,他立志能够成为一名像他哥哥一样的科学家。

那些色彩斑斓的瓶罐液体与草稿纸上的公式,在凌志军的眼里,比一大段的古诗课文要有趣得多。

对于科学高昂的兴趣,父母的支持,哥哥的引导,凌志军在这样良好的家庭氛围里,真的有可能成为一名科学家。

可这世界上的许多事,都无法按照人的最初梦想而旋转。

随着时间的过去,因为家庭的变故,凌志军对于科学的热爱,只能随着那被放下的纸笔,暂时封存。

之后他被安排去了农村的工厂里做电工,后又辗转至部队参军。

艰苦的军旅生活使凌志军磨平了自己的棱角了吗?

答案是没有。

每到夜色渐浓,其他战友酣睡之时,凌志军都辗转反侧。

他不甘于就这样放弃自己的梦想,于是起床挑灯夜读。

这些经历在当下或许让凌志军难过不安,可轻舟总会驶过万重山。

一个契机让凌志军明白,正是这不一样的童年,才能时刻提醒自己,谨记初心。

那是在凌志军25岁那年,他在命运的指引下,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新华社记者。

此时的凌志军清醒地认识到,前方等待着自己的,不仅有鲜花与掌声。

还有质疑与嘲讽。

凌志军因为幼年的坎坷,别说上大学,就连中学都没能上成。

如果说学历是人们的固有偏见,那么凌志军就将用实力去打破。

凌志军深知,做一名合格的记者,重要的不是学历,而是对事实的探索与记录。

少时科学家的梦想培养了凌志军理性、谨慎的性格,他对于时代细致入微的观察,也让他说出口的话在报社里逐渐有了分量。

走向幸福,却身患癌症

父亲死于肺癌,经年后儿子也得肺癌,命运面前他该如何选择,最终成为中国抗癌成功第一人。

噩耗的来临,是在2007年。

这一年对于凌志军来说,是事业与人生的巅峰,他刚刚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这一年的凌志军刚刚出版了自己的新书《中国的新革命》,这本书斩获了“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等等荣誉。

凌志军终于站上了时代的舞台,接受了别人的掌声与肯定。

可同时,这一年对于凌志军来说,也是打击,让他坠入谷底。

他身体不适前往医院体检,原本以为就是个小毛病。

哪知医生面色凝重地告诉他,是肺癌晚期,最多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

一瞬间,来自童年的那颗子弹正中了凌志军的眉心——他的父亲凌建华就是肺癌离世的。

1978年,15岁的凌志军顺应工作安排,调回了北京。

心系自己在北京的父母的凌志军,一忙完手头的事就飞奔回家。

可令他困惑的是,父子二人分别十载,再次的相遇父亲的脸上竟然只有愁苦,而没有笑容。

在凌志军的记忆里,童年时的父亲是慈祥和蔼的,家中总是充斥着他爽朗的笑声。

可这一趟回家,凌志军却只感受到了父亲的苍老与无助。

他敏感地意识到了父亲的不对劲,在他不断地追问下,凌志军的母亲只能无奈地将事实和盘托出。

原来凌志军的父亲被查出身患肝癌,已经晚期了。

凌建华只能靠着不间断的化疗活着,可最终还是在无尽的痛苦中,于1985年与世长辞。

这段记忆原本被凌志军埋藏在心底的最深处,可如今他却在命运的安排下,与父亲患上了一样的病。

但凌志军在短暂的失落和恐惧后,做出了与父亲完全不一样的选择。

与其被动等死,不如主动抗争。

凌志军早已看过多次父亲化疗过程中的痛苦,他万分了解价格高昂的化疗,只能对病情进行控制,还会让患者的心理备受折磨。

而在一个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哪怕身体上得到了大量的治疗,最终也无法使人好转。

在凌志军看来,大部分的患者,就是在疼痛与对死亡的害怕里,被癌症吓死的,于是他选择了放弃放疗与化疗。

可这难道意味着凌志军放弃了生的希望吗?

肯定不是的。

接下来凌志军带着自己拍的片子,辗转在各个中外名医之间,开始了漫漫求生路。

坚持自我,抗癌成功

他是中国抗癌成功第一人,从医生预言活不过三个月,到五年后神奇痊愈,他都做了什么。

2007年确诊癌症后,凌志军先是将自己的片子,寄给了远在比利时学医的妹妹,比利时的各大医生在看到凌志军的片子之后,一致做出了评价。

虽然癌细胞遍布全身,但并未扩散至大脑,不是没有生的可能。

这句话让凌志军看到了希望,可他没有盲目乐观。

他又去咨询了国内专家,在跑遍了肿瘤科,搜集了大量资料后,凌志军做出了一个决定:依旧坚持不化疗,但做手术。

出于自己职业的本能,凌志军在患癌症期间面对大量医疗信息时,不会像其他患者一样全盘相信,而是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因此凌志军认为,自己需要做手术去切除左肺的恶性肿瘤,防止其继续扩散。

凌志军躺上手术台的时候,内心其实也十分忐忑,他知道他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直接影响到他的生命。

好在手术很成功,这在那段黑暗的时光,无疑是给了凌志军不小的安慰。

可手术能解决的,只有凌志军最严重的肿瘤,此时他的身上仍然有着其他分散的肿瘤无法被切除。

这些肿瘤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只要扩散至大脑,就随时有被引爆的可能。

而凌志军也早就为它们安排好了控制的方法,不是某种癌症特效药,而是稳住心态、回归自然。

从患癌开始,工作就不再是凌志军每天的第一要紧事。

他现在眼里每天最重要的事只有五样,那就是吃喝拉撒睡。

在保证了身体最基础的生理需求后,凌志军将自己主要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调整心态上。

这就十分需要亲人朋友的陪伴,与适当的户外活动了。

从前凌志军常常工作到深夜,家里从早到晚都看不到他的半个人影。

而现在的凌志军在患病之后,反倒为了治疗自己,多出来了许多运动和与家人相处的时间。

渐渐地,凌志军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家里的阳台,与室外的草地上吸收阳光,他开始制定旅游计划。

而他旅游的目的地,也是那些在国内以空气质量良好著称的城市,比如苏杭。

凌志军在治病的过程中,也逐渐治愈了自己。

他不再伏案写作,沉迷赚钱,他开始在社交平台上与其他病友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做饭心得。

到了2012年,凌志军仍然活蹦乱跳,甚至超出医生三个月的大限整整五个年头。

在凌志军自己看来,自己是与死神打过交道的人,接下去还能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自己赚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凌志军向死而生。

而奇迹也在不知不觉间,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一开始的时候,凌志军只是觉得原先频繁的胸闷气短开始减少了。

后来渐渐地,凌志军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再乏力。

这年,好消息时隔多年终于传入了凌志军的耳朵里——他身体内的癌细胞全部消失。

从2007年确诊再到2012年康复,五年的抗癌时光让凌志军感觉自己好像重新活了一次。

为了记录这段不凡的经历,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了解癌症、正视癌症。

同年凌志军发表了自己的新书《重生手记》,在其中详细记录了他从绝望到康复的全过程,写出了不少癌症患者的心声。

同时在书中,凌志军提出了自己的“康复九策”,在化疗与吃药外,给癌症患者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抗癌思路。

这本书让凌志军的故事轰动全国,因此他也被称为“抗癌第一人”。

可功名与成就,一定不是癌症带给凌志军最宝贵的东西。

最珍贵的,是凌志军在这段特别的时光中,发现了忙碌的工作外,还有大好的自然与家人的陪伴。

参考文献:

《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凌志军

0 阅读:367

又绿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