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野钓水波寒,岸柳微黄草色残。暖日初升鱼渐醒,轻风拂面意悠然。抛竿远送丝纶细,浮标轻点浪花间。静待浮标传讯息,一竿在手钓清闲。每年立春一过,标志着初春时节的到来,许多钓友又开始整理钓具,准备开始野钓了。但是,在初春时野钓,如果频繁地抛竿,鱼反而不敢进窝,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来讲下初春野钓不能频繁抛竿的三个原因。
初春野钓不能频繁抛竿的三个原因
一、水清鱼害怕。经过一冬天的休养和净化,初春的水体往往都非常清澈。而鱼类的本能是寻找安全的栖息地,清澈的水体缺乏足够的遮蔽物,让它们感到不安。这种本能反应会让它们尽量避免在过于清澈的水域活动,水清意味着鱼的藏身之处减少,缺乏遮挡物,鱼会感到不安全,从而表现出警惕和害怕的行为。如果频繁地抛竿,鱼在水底看到鱼竿的影子不停地晃动,就会感到不安全,然后远离钓点。
初春野钓不能频繁抛竿的三个原因
二、抽窝声音大。初春的时候,大多数动物和昆虫还没有复苏,江河湖泊等自然水域还比较安静,不像夏季和秋季那么喧嚣,在抛竿抽窝的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容易引起鱼的警觉,抛竿次数越多,抽窝越频繁,其声音越让鱼感到害怕,导致鱼不敢进窝,或者离开窝子。
初春野钓不能频繁抛竿的三个原因
三、鱼的食量小。初春时,鱼类的摄食量通常会逐渐增加,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初春水温较低,鱼类的代谢活动尚未完全恢复到活跃状态。如果频繁地抛竿抽窝,窝子里的窝料积聚过多,鱼不但吃不完,还会让鱼的警惕性升高,不敢开口吃饵。所以,初春钓鱼时,不需要频繁地抛竿和大量地打窝。
初春野钓不能频繁抛竿的三个原因
正确的垂钓方法。初春野钓,主要的目标鱼还是鲫鱼等一些耐寒能力较强的淡水鱼,建议提前一个小时打好窝子,等发窝以后再钓,打窝量控制在30克以下,可以用酒米打窝,也可以酒米加商品饵开窝料,在窝料里添加穿云鲫、鱼多巴和鱼安素,能够大幅提高窝料的诱鱼、促食和留鱼效果,打窝后等待一个小时,然后挂钓饵开钓,大鲫鱼连竿的几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