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爱,有边界》作者:吉祥
上一节我们介绍了给孩子立界限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立界限。至此,我们已经梳理了亲密关系、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等多种关系类型。最后一节,让我们回到自身,学习为自己立界限。
我们经常越过自己的界限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就越过了自己的界限,然而,为自己立界限这件事,却极易被我们抛之脑后。这就好比苏轼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所描绘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他人侵犯我们的界限时,我们十分敏锐,能够迅速察觉,并毫不犹豫地做出反应。可当我们自己成为那个越界的“肇事者”时,却往往毫无知觉。
拿消费来说,有的人明明是个月光族,却总是管不住自己那双疯狂的手,沉溺于“买买买”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甚至不惜把自己的信用卡刷到透支。这一次次的过度消费,透支的不只是金钱,更是自己那本就脆弱不堪的界限。
再来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常常这样对自己说:“再给我 5 分钟”。明明工作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还想再刷个 5 分钟短视频来“放松放松”。明明该上床睡觉了,还想再看 5 分钟手机。可结果呢?手机一旦打开,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根本停不下来。一个 5 分钟紧接着一个 5 分钟,时间就像小偷一样,悄无声息地溜走了。小孩子也是如此,嚷嚷着再玩 5 分钟,结果一玩起来就像脱缰的野马,拉都拉不住。这种现象,吉祥老师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5 分钟综合症”,不少人就像掉进了时间的沼泽,在5 分钟综合症中越陷越深。
而给自己立界限,就可以有效地遏制这种“5 分钟效应”。因为“立界限”就好比给自己的内心装上了一个清晰的指南针,明确地告诉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如何为自己立界限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给自己立界限呢?
首先,一定要认清自己。要知道,每个人的界限都是独一无二的,为自己立界限,就得依据自己的需求和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定夺。而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对自己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比如,好多人都被“重度拖延症”这个恶魔缠身,干什么事都喜欢拖到最后一刻,好像只有“最后期限”这根大棒才能把他们体内的洪荒之力激发出来,而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这类人,界限就是给自己制定一张详细的时间表,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把拖延这个坏毛病彻底甩掉。
其次,得搞清楚生活中哪些方面急需界限,给自己树立界限的范畴,这其中涵盖了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情绪习惯等等。每个人的需求千差万别,所以要先把自己需要界限的地方找出来。
那么对此,你可以拿出一张纸,把它们分门别类地写下来。比如,现在很多人对电子产品十分痴迷,这就是一个急需界限的方面。另外,在日常的习惯和情绪健康等方面,我们也得给自己画个圈圈。有的人脾气比较急,发起脾气来也毫无节制,把家人吓得心惊胆战,这就是没给自己的情绪立好界限的结果。
接下来,还得找准自己的界限点。界限点就是那些让你无法忍受、浑身不自在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你也可以把它叫作“爆点”。找到这些界限点之后,我们就能明白,在和别人刚开始打交道的时候,就要给对方明确界限。
同时,针对这些界限点,我们也要给自己立好规矩。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某些行为恨得牙痒痒,可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也干着同样的事。比如,有人对父母的冷暴力深恶痛绝,可当自己为人父母之后,却鬼使神差地用冷暴力来对待孩子。
另外,在给自己立界限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自己的情绪。我们做每一件事都是有缘由的,这些缘由就像调皮的小恶魔,不断挑拨着我们的情绪,让我们不知不觉想要越界。比如,面对拖拖拉拉的孩子,有的父母瞬间火冒三丈,对孩子又打又骂,这显然侵犯了孩子的界限。那深挖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我们总想着用自己的想法去改造别人。不只是对孩子,在生活中,我们也会不自觉地想要改变身边的人。而一旦我们把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挖出来,就能明白自己忍不住越界的深层缘由了。
最后,给自己立的界限一定要容易实现。那说到“具体可实施”,就不得不提每年社交平台都会出现的“年初flag”。什么一年要看100本书、不掉十斤不换头像、半年学会一个新技能、一年打卡10个景区,挣个1个亿的“小目标”等等。每一个flag都是如此的雄心壮志,但结果呢,当初有多豪迈,最后就有多无奈。以至于很多人恨恨地说,立flag根本没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些flag其实就是我们给自己立的界限,代表了我们对自己的美好愿景。可为什么没能实现呢?原因就在于这些界限都太宏伟、太难实现、太缺少实操性了。
就拿一年要看 100本书来说,平均下来一周就要大概读完两本书。对于大多数忙碌于工作和生活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如果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这么高,一旦因为某些原因耽误了进度,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放弃整个计划。
所以,给自己立界限是好事,但一定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且有时限。只有这样,我们所立的界限才能真正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而不是成为一个个无法实现的空谈。
比如,你可以这样给自己立界限:陪孩子的时候不玩手机、每天只刷半个小时短视频、晚上11点之后不工作、生气的时候不打孩子、和配偶吵架时不说伤害对方的话、晚上10点以后不吃东西、不冲动消费买计划之外的东西、睡前读半个小时书等等。
树立界限一定要循序渐进,一次不要立太多,每次完成两三个目标,形成习惯后再接着立下一个界限,细水长流,慢慢地重塑自己。
专注自己,忠于自己
关于给自己立界限,还有两点要提醒大家。
首先,不关我的事情,不要管。生活里有一类人,特别喜欢给别人提建议。看见小姑娘单身,就“好心”地劝别人要赶快找对象,别当“剩女”。看见别人结婚多年未孕,又“苦口婆心”地劝别人赶紧要孩子。这样的人,看似是好心,但在生活里并不讨喜。
同样,那些喜欢给别人提建议的亲戚朋友,很多可能也是出于热心,但这种热心却让大家不愿接受。因为,如果这件事是别人的事,并且他没有向我们寻求帮助,我们就不要插手,否则就是越界了。
其次,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很多人习惯用别人的评价来审视自己,如果不符合父母、爱人、领导、朋友的期待,就不停地内耗,只为了别人的一句认可。
比如《玫瑰的故事》里,丈夫千方百计地赚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做到更高的职位,开更大的公司,只是为了让妻子说一句:“你比初恋要好。”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阴影里。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学会给自己设立界限,不要让自己陷入别人的阴影里,痛苦一生。而一旦有了界限,一个人就有了衡量自己的稳定标准,就可以跳出这种焦虑和内耗。
成为有边界感,会立界限的人
好,讲到这里,《好的爱,有边界》这本书的共读也就接近尾声了。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吉祥老师带领我们走过了一段不一样的旅程。
受传统文化和集体思维的影响,我们社会中有很多人的“边界意识”并不清晰。但在生活里,很多人痛苦的根源,也恰恰源于没有边界感,比如不敢拒绝他人、过度付出、对于家人的干涉无所适从,等等。
但《好的爱,有边界》这本书告诉我们,在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是有着这样一条边界线的。它就像我们心灵小屋的篱笆墙,安全呵护着那个内心的小我。
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边界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有界限地相处,从而拥有更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们可以认真审视自己的界限,并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更好的自己。
最后,希望我们学会和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和爱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和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和朋友和和美美,相知而不逾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