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在老家淮安(现楚州区),常和小伙伴们到古城中心镇淮楼后的漕运总督部院广场游玩。漕运总督部院门前有一对大石狮子,十分威武雄壮。听外婆讲,淮安人都说这是当年波斯国赠送给皇帝的,原有两对,一对送到了北京皇宫,另一对途经淮安时就被当时的漕运总督留下了。当时就感到这个漕运总督胆子真大,竟然截留外国贡品据为己有,后来看了一些历史资料才知道,漕运总督都是由从一品或正二品的大员担任,位高权重、威震一方,所有沿运河北上的漕运物资均需经此查验通关,也许,截留点贡品对他们来说也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吧。
漕运总督部院坐落在淮安古城的中心位置,这座宏伟壮观、掌管历朝历代经济命脉的中央直属衙门虽毁于战火,但它见证了漕运的兴衰和具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淮安城的沧桑变化。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南起扬州邗江北至淮安末口的邗沟,沟通了长江、淮河水系。隋大业年间,隋炀帝沿邗沟筑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漕运因此畅通。唐宋元三朝对漕运十分重视,漕运制度已经成为国家至关重要的经济制度。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国用军需大部分取之于东南、依赖于漕运,为了保证漕运畅通,专门设立漕运总督衙门,以文武重臣各一员总理漕政,漕督驻节淮安府城。清朝更加重视漕运,到乾隆四十一年,岁运漕粮达千万石,“各省漕船共6000余艘,大多长9丈,能载米四五百石”,“仓廒连百,高樯栉比,运夫相属,肩背比接”。清代后期,漕政多弊未改,加上航道淤塞,海运、铁路运输兴起,漕运日趋衰落,到光绪三十年,裁撤漕运总督及各省粮道等官,漕运遂停。
淮安是一座因运河而诞生的城市,漕运则造就了淮安城市的繁荣。明清时期,淮安成为漕运的指挥调度中心,作为掌管“半天下之财,悉经此地而进”的漕运总督衙门所在地,淮安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漕职要员、达官贵人,接踵淮安。《漕运通志·漕仓志》记载,漕运沿线设立漕仓,淮安仓是6大漕仓之一。清代“全国税收之半来自盐课,而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因漕运而兴起的造船业十分发达,至今淮安城外河下镇还留有“打铜巷、摇绳巷、铁钉巷”等与造船有关的街巷名称。
漕起漕落越千年,漕运离我们渐行渐远,淮安这座因漕运而兴起的城市在近代也因漕运停止、交通闭塞而衰败,值得欣慰的是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淮安的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如今已形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的立体交通体系,正推动着淮安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相信我的家乡淮安一定能重振雄风、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