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此通告我还以为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打错字了,高素质农民是个啥意思呢,现在的农民素质低,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吗?
后来仔细看了看,还是看的似懂非懂,我一个全年365天都写文章的人都看不明白,咱也不知道农民老大哥们能不能看明白,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就是合作一些已经养殖或者种植成型的大户,然后弄组织一批人给农民上大课。
大家看看河南省农村农业厅的文章,看看我理解的对不对(援引内容来自中国新闻网):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河南省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2023年河南将培育10万余名高素质农民。
《实施方案》明确,2023年,河南将紧紧围绕全面支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全面支撑农民素质素养提升,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全年围绕粮油稳产保供任务开设的班次和培育人数不低于80%。
重点面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大户,“四类并进”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能力提升、种养加销能手培训、农村创业创新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各类高素质农民10.173万人。其中,安排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3.181万人(含省辖市、县级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能力提升任务2.66万人;省级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带头人能力提升示范任务3050人,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能力提升任务460人,农村创业创新者培养示范任务800人,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示范任务300人,农业经理人培养任务600人),安排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6.992万人。
依照我来看,这不就是技术培训和保证生产种植的培训班吗,让种植和养殖大户牵头,这跟农民的高素质有啥关系,素质应该是素养和行为的表现,这跟农业技术也扯不上关系啊。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培养这十万高素质的农民肯定得需要不少的钱,培训哪里有不要经费的呢,何况还是全省内十万人次,这笔钱小不了,既然已经发刊发了,那就证明财政已经给盖章拨款了,希望真的用在农民身上吧。
我个人不是说多大胆子敢去质疑,我就把话撂这,这笔经费能有百分之七十实打实的用在农民身上,就是青天大老爷,仅代表我个人意见。
“四类并进”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能力提升、种养加销能手培训、农村创业创新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各类高素质农民10.173万人。
这段红字要注意一下,农村创业创新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这块是个啥意思,真正的农民有功夫琢磨这个事情,好像不太可能,文化程度和视野也跟不上啊,那是不是就以此来解决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问题呢?
还有一点要培养的这大多数的高素质农民,这些人到底是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其实说白了我就想问问,这些到底是要带农民致富的,还是要给这些人解决就业的,亦或者就是吃空饷的,这些所谓的经理人和治理人以及带头人到底吃不吃财政饭?
如果是吃财政饭的,那恐怕河南农民头上得多一座大山,一亩地纯收入种粮食一季不足千元,那参考某衙役一套制服就4600元,再加上工资、补贴、交通费、工作餐、五险一金、罚款,到头来地里的产量不变,可实际收入降低。
不是我胆大敢去质疑河南省的农村农业厅,
而是我确实感觉用培养高素质农民这个词语不当,你这样一说其他的农民都成低素质农民了,即便你们有蕴含的深意,但是发文是要给大家看的,大家没空跟你去内涵,直接说培养高技术农民不就好了吗。
还有我也不知道河南省农村农业厅是谁负责审核和撰稿的,过多的堆砌无用的辞藻,什么这个能力那个统筹亦或者各种什么支撑的,你们发给农民就看这个?
你就简单的写明白,你们要干什么,什么样的农民达标适合培训,要不要收取农民的培训费,农民能得到什么实惠,能不能靠着种地赚钱,就这样可以了,写那么多官话和套话有啥用。
一边拿着锄头种地,一边跟你河南农村农业厅的猜谜语啊,要是真不会写,干脆就找我,我给你们写一篇通俗易懂的,这个费劲啊!
清尊素影
应该将农管培养成农业种植专业技术指导员!以后农管深入农作物生产现场,指导新型职业农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种植农作物!同时,监管农业种植农作物过程中的种子、农药和化肥!从农业种植的底层彻底杜绝假种子、假农药和假化肥!
繁华一地
[得瑟]你让四万万农民情何以堪,我们是低素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