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瓜熟了吗?当然熟了!李子柒这次真的现身了,不是“AI复活”,也不是旧照炒冷饭,而是真人出现在云南大理的集市上,穿着一袭藏蓝色扎染长裙,素颜出镜,随意逛摊。
要知道,自从她2021年与微念的官司爆发,长达三年没有更新视频,许多粉丝早已望眼欲穿,甚至有人猜测她已经“退圈”。但这次,她的随性亮相,直接把网友的期待值拉满:“她还是那个把日子过成诗的李子柒!”
仙气归来,李子柒还是那个李子柒?当日的画面可以说是美得很出挑——一身民族风扎染长裙,长发披肩,气质依旧温婉淡然,在人群中宛如画中走出的古风仙子。围观的路人甚至一度怀疑她是不是“李子柒本尊”,直到有人试探性地喊了一声“李子柒”,她才微微回头一笑,确认无疑。
网友们炸了!
“她真的没变,还是那种淡然出尘的气质。”“三年不更新,还是能让人一眼认出来,这影响力谁能比?”“这姐明显瘦了不少,但气场依旧能打。”
甚至有网友调侃:“吃瓜吃到了自己家”——仙女李子柒本身,就是乡村美学的代名词。
三年停更,李子柒凭什么还能是顶流?按理说,娱乐圈和短视频行业更新换代极快,三年不营业,早该被遗忘。但李子柒的地位,似乎比想象中还要稳固。
1. 海外影响力依旧炸裂尽管国内停更已久,李子柒的YouTube账号粉丝数依然突破1850万,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华人自媒体之一。她的每条视频,播放量依旧高居不下,甚至在TikTok等海外平台依然有人持续安利她的视频。
2. “反流量”生存,越沉默越有价值如今的短视频平台,网红们拼命更新、蹭热点、制造话题,而李子柒这三年几乎零营业,却依然有人在讨论她。这种“消失的艺术”,反而让她的价值感倍增——她不需要流量,流量却一直在等她。
3. 她的内容:唯一性+文化价值许多短视频博主在模仿她,但谁也无法真正复制她的风格。她的视频不只是“田园风光”,而是真正融入了中国传统手工艺、非遗文化、匠人精神,这才是她能成为“文化符号”的关键。
回归无望?她已经换了“战场”虽然粉丝们一直期待她官宣回归,但从最近的动态来看,李子柒似乎并不打算回到短视频赛道。
据知情人士透露,她的关注点已经彻底转向“非遗文化”的推广:
她自己也曾在采访中坦言:
“非遗这件事,要花时间沉淀。我希望换个角度,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
这番话,几乎可以看作她对“回归短视频”的否定。她现在的目标,已经从“做内容”变成了“做文化”,比起流量,她更在意的是能否真正推动传统技艺的传承。
“李子柒IP”还能走多远?如今的短视频行业风云变幻,新晋网红层出不穷,李子柒的IP还能撑多久?
1. 个人品牌仍有强大商业价值尽管她本人不再更新,但李子柒品牌的产品(例如食品、文创等)依然在市场上活跃,她的名字仍然是一个超级IP。只要品牌运作得当,即便她不拍视频,依然可以保持影响力。
2. 文化推广路线,更加长久短视频网红的生命周期短,但文化推广人的身份却是长期的。如果李子柒未来继续深耕非遗文化,甚至推动更多传统手工艺的商业化,那她的影响力反而会越来越大。
3. 回归短视频?也许是以另一种方式虽然她目前没有回归的迹象,但未来不排除她会以纪录片、文化项目的形式重新出现。相比单纯的美食短视频,她未来的内容如果更偏向“文化挖掘+深度纪录”,也许会开启另一条赛道。
结语:她消失的三年,换来了更大的舞台李子柒的这次现身,虽然不是“回归”,但却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她的影响力,丝毫未减。
她没有选择靠短视频流量延续热度,而是真正沉下心去做文化推广,这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或许,我们等待的不只是李子柒的作品,而是她带来的那种对生活的真诚和执着